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土城镇

土城镇

1932年置,属赤水县。即今贵州习水县西南土城镇。后划归习水县。


(1)在湖北省房县北部。面积367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土城,人口1770。因有一土围大院得名。1949年属西河区。1958年属通省公社,1961年属通省区。1975年撤区,析置土城公社。1987年改置土城镇。2001年通省乡十村并入。地处中山地区。龙坪河经境。主产小麦、玉米、稻等,盛产黑木耳,还有猕猴桃、板栗、核桃、白果等和黄连、党参、当归、天麻等中药材。为“燕耳”主产地。209国道经此。(2)在贵州省习水县西南部。面积303.5平方千米。人口4.4万。镇人民政府驻团结街,人口2050。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设土城里。1932年置土城镇,1934年改名磁头镇。1936年淮新乡并入,1945年复名土城镇。1953年分置土城镇及黄金、青㭎、大坪、水狮、儒淮、泥坝、小河沟、小坝、文龙、长坝等乡,1958年撤乡镇建土城公社。1962年析置土城镇及黄金、小坝、儒淮、文农、长坝五公社,1984年公社改乡,1992年合并置土城镇。地处贵州气温较高地区的赤水河谷地带。产稻、玉米、小麦、大豆、甘薯,盛产甘蔗、油菜籽、烤烟。镇郊有茉莉花种植场。有煤、硫黄等矿。有糖厂和茶叶加工厂。桐赤公路经此。水陆交通方便。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长征途中,在土城浑溪口抢渡赤水河(即著名的“四渡赤水”第一渡)。


猜你喜欢

  • 青莲水

    即今广东阳山县东岭背河,南流至青莲镇注入连江。《清一统志 · 连州》: 洭水 “一名阳溪。……至县治,绕城南而东,合通儒、青莲二水,穿三峡而东……”。

  • 郝家寨

    即今江苏铜山县西四十里郝寨站。古为彭城、萧县二县交界地。北魏析置龙城县于此。

  • 巴丘城

    即今湖南岳阳市。相传孙吴所筑。《三国志·吴书·吴主传》:东汉建安十九年(214),“使鲁肃以万人屯巴丘”。裴注:“巴丘今曰巴陵。”《水经·湘水注》:巴丘山“有巴陵故城,本吴之巴丘邸阁城也”。即巴丘邸阁

  • 艾蒿岭

    在今陕西志丹县东。《方舆纪要》卷57保安县:艾蒿岭“在县东六十里。即子午岭之异名也。绵亘于延、庆两郡间,几数百里云”。

  • 白沙城

    现名西古城。即今安徽六安市北十里城北乡西古城。夏至春秋时六国、汉之六安国均建都于此,是一座具有四千年历史的古城遗址。又称白沙关。在今湖北省麻城市西北,西接红安县界。南朝梁天监二年(503年),吴子阳被

  • 雷江

    又名来宾水。在今广西来宾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05象州: 雷江 “在来宾县 (今城厢镇) 西北三十里,流入县界。《旧经》 云: 往有毛雷捕鱼于此,因名”。清乾隆 《来宾县志》 卷1: 雷江 “源发

  • 徐水县

    1914年改安肃县置,属直隶保定道。治所即今河北徐水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723平方千米。人口55.7万。辖7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安肃镇。西汉置北新成县,治今县西,属

  • 卫生寨

    在今四川万县市东北董家乡。同治《万县志》卷16:“即董家岩。寨极高峻,周围二十里,四方崭绝,其人力砌成者十一二耳。中有水田,可获谷二千余石。泉流十数处,塘百有八口。林木甚盛。寨门八,可容数万家。近城名

  • 拓东节度

    唐南诏置,治所在拓东城 (今云南昆明市)。辖境约当今云南东部、东北部及贵州西部地。《资治通鉴》 唐大中十二年 (858) 胡三省注: “南诏于东境置拓东节度,言将开拓东境也。” 治所后改名善阐城。宋大

  • 福津县

    唐景福元年 (892) 改覆津县置,属武州。治所在将利城 (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五代唐长兴三年 (932) 徙治今武都县,为阶州治。元至元七年(1270) 省入州。古县名。唐景福元年(892年)以覆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