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土门镇

土门镇

①即今湖南临湘市南桃林镇。明置巡司于此。

②即今湖北郧西县西北土门镇。清有把总驻防。


(1)在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北部。面积126.6平方千米。人口2.7万。镇人民政府驻土门,人口2950。因古有土门洞得名。1949年属临汾县五区,1953年设土门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临汾市、县合并,1984年置镇。2001年西头乡并入。主产小麦、玉米、谷子、棉花,特产柿子。有煤矿、铸钢、水泥等厂。公路通洪洞、临汾等地。古迹有明晋王坟、土门石桥、土门堡等。(2)在山东省沂源县境西北部。面积120平方千米。人口2万。镇人民政府驻上土门,人口 1500。据《刘氏谱》载:“明初刘氏于山西洪洞县迁鲁村北官庄,其长支复迁于此。”以村东有一过往行人的土丫口似门,与下土门对应取名上土门。1944—1957年分属历山区、鲁村区。1957年由工区析设土门乡。1958年建九会公社。1966年设土门区,后改公社。1984年置镇。境内有鲁山,主产小麦、玉米、甘薯、黄烟等。有金属回收加工、沂源第四水泥、轧钢等厂及建安公司等。博沂公路纵贯镇境。“沂源猿人”头骨化石在骑子鞍山东侧的下崖洞旁出土。境内多石灰岩溶洞,有石龙洞、九天洞、珊瑚洞等。(3)在湖北省郧西县中东部。面积217.6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土门,人口 2510。因昔街头筑有土城门,故名。1948年属郧西县土门区。1949年划入第二区。1955年两区合并为土门区。1958年改为黎明公社。1961年恢复土门区。1975年撤区,析置土门公社。1984年改区,1987年改置镇。2001年将所辖的上北隅、下北隅、红庙、王家坪四村划归城关镇辖,同时茅坪乡并入。有天河、汇河、麦峪河、水洞河等。主产小麦、玉米,盛产油桐、油茶、核桃等。建有小水电站2座。有小五金厂。郧漫公路经此。(4)在四川省绵竹市西南部。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土门,人口 3500。清代以土栅子得名。1949年为土门乡,1958年为土门公社,1984年复乡,1988年置镇。有食品、砖瓦、制茶、铸造、酿酒等厂。为农副产品集散地,烟叶交易为大宗。绵金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祥符寺和三箭水、三溪寺、困牛山水库等。(5)在四川省仪陇县西北部。面积41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土门,人口3150。明设驿站。因明代兴场时修有一道土门,故名。1949年为土门乡,1952年更名将军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改乡,1985年置镇。1992年改置土门镇,大华、铜鼓二乡并入。1994年铜鼓乡划出。产棉花、蚕茧、油菜籽。有农机、酿酒、纸箱等厂。唐巴公路经此。(6)在陕西省丹凤县南部。面积125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家村,人口1940。以驻地北侧山岗昔日被山洪冲刷,形成土洞如门,故名。1949年设土门乡,1961年设公社,1984年复设乡。1996年龙王庙河、古路河二乡合并置土门镇。主产玉米、小麦、稻,盛产板栗、山茱萸、龙须草、核桃、油桐、柿饼。有公路通山商公路。(7)在甘肃省古浪县西北部、腾格里沙漠南缘。面积110平方千米。人口2.6万。镇人民政府驻土门村,人口 1360,镇以驻地名。原名哨马营,明正统三年(1438年)改称土门,万历二十七年(1599年)筑堡称土门堡。1955年为土门乡,1958年建公社,1983年改乡,1985年置土门镇。盛产瓜果、蔬菜,苹果以色艳味甜出名。有挂面厂。为古浪西北重要农贸集市。双景公路经此。古迹有明玉祖台、清罗汉楼、三义殿及落落墩汉墓群,汉、明长城遗址。


猜你喜欢

  • 洋屿

    在今福建泉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9泉州府晋江县: 洋屿在 “府西南十里。四围田畴数百顷,屿特起其中”。

  • 大彭馆

    在今江苏徐州市西南。唐时邮传所经,亦为迎饯之地。以古大彭国为名。《新唐书·崔彦曾传》:咸通九年(868)庞勋作乱,“囚彦曾大彭馆……勋乃杀彦曾于寝”。

  • 关索堡

    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置,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二十五年改置关索岭千户所。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置,即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二十五年改置关索岭千户所,属镇宁州。

  • 清凉门

    明南京城门名。在今江苏南京石城门西北。因背靠清凉山而得名。此门自明代封死后一直不通。

  • 驼涧

    又名駞涧、驰涧。即今安徽蒙城县西北三十六里戴沟。《方舆纪要》 卷21: 驼涧 “涧水出駞山,因名”。《梁书·陈庆之传》: 大通元年 (527),魏遣征南将军常山王元昭等率马步十五万援救涡阳,“前军至驼

  • 通真岩

    在今广西灌阳县南二里。《清一统志·桂林府一》: 通真岩 “一名灵岩。前后洞门敞朗,约深十余丈,广二十余步,如大厦焉”。

  • 宾化县

    ①南齐置,属广熙郡。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境。隋废。②隋置,属牂牁郡。治所即今贵州贵定县西南平伐镇。唐属牂州。后废。③唐先天元年 (712) 以避明皇讳改隆化县置,属涪州。治所即今四川南川市。北宋熙宁三年

  • 绥和守捉城

    唐开元二年 (714) 置,属鄯州。在今青海湟中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 鄯州: “西南二百五十里有绥和守捉城。” 至德以后废。

  • 人门

    在今河南陕县东北黄河中三门山。王翰《游三门记》:“砥柱在陕州东五十里黄河中。循河至三门,中曰神门,南曰鬼门,北曰人门。水行其间,声激如雷,而鬼门尤为险恶。舟筏一入,鲜有得脱。三门之广,约二十尺。其东百

  • 小洞庭湖

    在今山东东平县州城镇北三十里蚕尾山下,世称小洞庭湖。唐苏源明《小洞庭洄源亭宴四郡太守诗序》称“左拂蚕尾”。诗中说:“小洞庭兮牵方舟,风袅袅兮离平流。牵方舟兮小洞庭,云微微兮连绝�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