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上
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城上乡。南宋绍兴中于此置杯山巡司,寻废。明、清复置巡司于此。
即今江西新干县东南城上乡。南宋绍兴中于此置杯山巡司,寻废。明、清复置巡司于此。
在今浙江龙游县东北。《方舆纪要》卷93龙游县:五百人湖在“县东北三十里。周二里。谷溪诸水所汇,溉田五百余顷”。《清一统志·衢州府》:五百人湖“相传昔有五百人于此竭水取鱼,得异鱼及铜缶, 已而水暴涨,五
在今河北抚宁县北。《方舆纪要》卷17抚宁县:马头嶷寨在“县北二十里, ……皆民堡”。
一名雾露山。在今河南固始县西四十里。《清一统志·光州一》: 雩娄山 “大灌水出焉,俗讹为雾露山”。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二十八里位伯镇。明万历《保定府志》卷2束鹿县图:西有位伯集。清同治《畿辅通志》卷47束鹿县图:西北有位伯镇。在河北省辛集市中北部。面积51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西五村,人口
在今安徽休宁县南,东南接浙江淳安县界。宋淳熙《新安志》卷4休宁县《山阜》:方源山“在县南百十八里。高二百五十仞。周三十里。本名黄土山,唐天宝六年改”。
即今福建漳浦县西北象牙庄。清嘉庆二年(1797) 后福建漳浦县丞驻此。
五代晋天福二年(937)改兴唐府置,治元城、广晋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北大街乡)。后汉乾祐初改名大名府。五代晋天福二年(937年)改兴唐府置,治元城、广晋二县(今河北大名县东)。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大名、魏
明洪武三年 (1370) 置,属广州府东莞县。在今广东东莞市东北黄家山。
即今辽宁抚顺县东北、浑河南铁背山。《清一统志·兴京》: 铁背山 “在城西北一百二十里。其西为界藩山。上有界藩二城。迤南为吉林崖,我太祖高皇帝以五百人破明兵四路兵数十万众,歼杜松于铁背山 ”,即此。
隋炀帝置,在今陕西神木县北七十里黄羊城。大业十三年(617)废。隋置,在今陕西省神木县西北。大业十三年(617年)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