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罗池
即今青海兴海县西南与玛多县交界之苦海。《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多罗池“在西海西南三百五十余里。周一百五十余里”。
即今青海兴海县西南与玛多县交界之苦海。《清一统志·青海厄鲁特》:多罗池“在西海西南三百五十余里。周一百五十余里”。
西晋太康元年(280)改昌平县置,为宁浦郡治。治所在今广西横县西南七里郁江南岸。南朝宋属宁浦郡。隋开皇间为简州治。大业初属郁林郡。唐为横州治,至德中移治今横县。明洪武初废入横州。古县名。三国吴永安三年
一作戚墅港,又名南戚氏、北戚氏。即今江苏常州市东南戚墅堰区。《宋史·河渠志七》:常州境内,漕渠两旁有 “南戚氏、北戚氏” 诸港。《方舆纪要》 卷25常州府武进县: 戚墅港在 “府东三十里。北枕运河,有
在南海中中国西沙群岛永兴岛东南,位于湛涵滩西南方。与东岛和湛涵滩成弯月形势。此滩最浅水深11米多,底质为珊瑚沙。中国渔民向称三筐大榔或三筐大郎。1935年公布名称为蒲利孟滩。1947年改名滨湄滩。
即伊克苏站。在今吉林敦化市西北意气松村,为入吉林市大路。附近产金。
即今湖北竹山县西南峪口乡。《方舆纪要》卷79竹山县 “吉阳关” 条下: “县南五十里有峪口市,下有峪口渡。”
即今江苏沭阳县东北吴集乡。《清史稿·地理志》海州沭阳县:“吴家集有汛。”
一名代龙渠。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西。西晋泰始七年(271)在五龙渠故迹之西开凿。《水经·谷水注》 称:“代龙渠即九龙渠也。”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北。三国魏修千金堨,开沟渠五,谓之五龙渠。至西晋,大
即今江苏江阴市东南五十里祝塘镇。清光绪《江阴县志》 卷2: 祝塘市 “市跨直塘河,廛肆殽列,颇称繁庶”。在江苏省江阴市南部、祝塘河两岸。面积56平方千米。人口6万。镇人民政府驻祝塘,人口1万。古称筑塘
①在今河北辛集市南。《魏书·地形志》:巨鹿郡县有 “黄丘”。 《十六国春秋辑补》 卷20后赵: 东晋永和七年 (351),石琨自信都救石祗于襄国,冉闵遣将 “孙威候琨于黄丘,皆为敌所败
隋置,为辽东郡治。治所在今辽宁新民市东北辽滨塔村。《资治通鉴》: 隋大业八年 (612) 征高丽,“唯于辽水西拔高丽武厉逻,置辽东郡及通定镇而已”; 唐贞观十九年 (645) 伐高丽,“ (李) 世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