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伾山

大伾山

一作九曲山。 “”或作“岯”、 “”。在今河南荥阳市西北汜水镇西北一里。《尚书·禹贡》:“东过洛汭,至于大伾。”孔传:“山再成曰伾。”《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成皋大伾山下,……济沇之水与荧播泽出入自此,然则大伾即是山也。”另一说以今河南浚县城东黎阳东山为大伾,见《括地志》等。《元和志》卷16黎阳县:“大伾山,正南去县七里,即黎山也。”《明史·地理志》浚县:“东有大伾山,一名黎阳山,一名清澶山。”宋人所镌摩崖石刻“大伾佛观”四字,至今犹存。


(1)古山名。又称大邳山、大岯山、九曲山。在今河南省荥阳市汜水镇西北。上有成皋故城。(2)今山名。在河南省浚县城东南郊。商称黎山,战国称大伾山,东汉初称青坛山,唐代称大佛山,后复今名。俗称东山。为太行山余脉。山势呈南北走向,海拔135米。主要由石灰岩构成。山上有佛寺道观亭台楼阁百余间,石刻题记300余处。东麓的天宁寺,始建于北魏,寺内五代周显德六年(959年)刻《准敕不停废碑记》,是研究后周灭佛的重要资料。寺后有高27米的石佛坐像,北魏时曾建楼保护,明代重建。附近有藏经阁、龙洞、吕祖洞、禹王庙、阳明书院等胜迹。


猜你喜欢

  • 双屿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西南六横岛与佛渡岛之间,系明中叶贸易商港。《明史·朱纨传》:“闽人李光头、歙人许栋据宁波之双屿,为之主司。”即此。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港为朱纨捣毁。

  • 瓦述写达

    在今四川炉霍县西北。清雍正七年(1729)置瓦述写达土千户。

  • 科素拉甫

    即今新疆阿克陶县东南库斯拉甫乡。清宣统 《新疆图志》 卷4蒲犁: 科素拉堡 (庄) 在 “城南四百四十里”。

  • 熙潭县

    南朝梁、陈间改始成县置,属新会郡。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隋开皇十年 (590) 废入新会县。

  • 庆陵

    ①唐懿宗母晁太后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宋敏求《长安志》卷11:“懿宗母元昭晁太后庆陵在(万年)县东二十五里。”②五代周世宗柴荣之陵。在今河南新郑市北。《旧五代史·周书·世宗纪》:显德六年(959)

  • 民勤县

    1928年改镇番县置,属甘肃省。治所即今甘肃民勤县。在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东段,东、北邻内蒙古自治区。属武威市。面积1.6万平方千米。人口28.8万。辖5镇、18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明洪武中置临

  • 马常泊

    即马场湖。在今山东济宁市西十里。《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马肠湖“本名马常湖。旧与南旺、蜀山二湖相接, 故南旺亦兼马常泊之名”。

  • 塔子沟厅

    清乾隆三年 (1738) 置,属直隶承德府。治所在塔子沟 (今辽宁凌源市)。四十三年(1778) 改为建昌县。

  • 栖凤水

    在今湖南郴县北。《舆地纪胜》 卷57郴州: 栖凤水 “在郴县北五十里。自桂阳军甘陂出”。《方舆纪要》 卷82郴州: 栖凤水 “源出桂阳州南之龙渡山,东北流入州境,至州北五十里之栖凤渡,因名栖凤水。入永

  • 徒西县

    唐久视初置,属羁縻高州。治所在今四川高县南。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