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化镇

大化镇

在今湖北广水市南。《资治通鉴》:五代晋天福五年(940),安州刺史李金全降南唐,南唐将李承裕入安州。晋将马全节讨之,“自应山进军大化镇”。即此。


(1)古镇名。在今湖北省安陆市西北。五代晋天福五年(940年),安远帅李金全叛附南唐。南唐将李承裕入安州,马全节自应山进军大化镇,与李承裕战于城南,大破之,即此。(2)今镇名。(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大化瑶族自治县东南角。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8平方千米。人口4.5万,60%为壮族。镇人民政府驻红电街,镇区人口4.1万。以大化水电厂及大化圩名镇。1951年为都安县四区。1958年设红专公社,1959年改为大化公社。1962年改区,1968年复公社。1984年改乡,1987年置大化县后改设镇,为县治。产稻、玉米、柑橙等。为广西著名水电城,有水泥、红砖、石材、榨油、铝品加工、机械、食品、印刷等厂。公路通都安、岩滩及马山等地。(2)在四川省仁寿县中部偏北。面积29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大化,人口570。原名大花市,后谐称今名。1951年为大化乡,1958年改公社,1983年复改乡,1996年置镇。有猪鬃、酿酒、制砖、水泥预制件、榨油等业。镇区为农副产品集散地。大视公路经此。有唐“杀人��摩崖造像”、民国“团结抗日碑”。


猜你喜欢

  • 马下山

    在今湖北蕲春县西。《方舆纪要》卷79蕲州:马下山“在州西六十里。高峻难登。相传汉高祖讨英布,下马过此”。

  • 彘水

    汾水支流。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水经·汾水注》: “ (彘) 水出东北太岳山,……又西流径观阜北,故百邑也。……又西流径永安县故城南,西南流,注于汾水。”

  • 太湖

    ①又名西湖、大湖。即今北京城西南莲花池。《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与洗马沟水合,水上承蓟城西之大湖。湖有源,水俱出县西北,平地导泉,流结西湖。湖东西二里,南北三里,盖燕

  • 赤水营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赤水镇。《清一统志·叙永厅》:赤水营“在永宁县东南。本朝设守备驻防。旧名龙场营。乾隆四十年移驻赤水河,改今名”。

  • 萨摩陂

    在今河北沧县北。《元和志》 卷18沧州长芦县: 萨摩陂 “在县北十五里。周回五十里。有蒲鱼之利”。

  • 背石山

    亦名夹道双山或双山。在今广西柳州市北。唐柳宗元 《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 “北有双山,夹道崭然,曰背石山。有支川东流入于浔水。”

  • 宜沟驿

    即今河南汤阴县南二十四里宜沟镇。《方舆纪要》 卷49彰德府汤阴县 “伏道店” 条: “宜沟驿,县东五十里,为榻河递运所,皆往来必经之道。”

  • 采 (採) 掠山

    在今山西大同县北。《金史·地理志》: 白登县有采掠山。《清一统志·大同府》 引《旧志》: 采掠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一名采药山。其山多产药材”。

  • 盘堤 (隄) 县

    西魏改南五部县置,属武阳郡。治所即今甘肃文县东北五十里临江乡。北周移治葭芦城(今甘肃武都县东南七十里白龙江东岸)。隋属武都郡。唐属武州,大历后废。

  • 庐陵王城

    在今湖北房县城南。《方舆纪要》卷79房县“永清城”条下:“《志》云,县南城外有庐陵王城。唐中宗废为庐陵王,迁房州时居此,因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