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口店
一作大口镇。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大口乡。明弘治《偃师县志》卷1:“大口店,在县西南四十里。”
一作大口镇。即今河南偃师市西南大口乡。明弘治《偃师县志》卷1:“大口店,在县西南四十里。”
即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北五十里沙巴尔台苏木。清乾隆十九年(1754)巴林右旗自大板镇迁治于此。“沙巴尔台”,蒙古语意为有淤泥。1912年巴林右旗复迁回大板镇。
即今四川广安县西北西溪河。《舆地纪胜》卷165广安军: 浓水 “出于龙扶速山故县镇,东流入渠江”。《清一统志·顺庆府一》: 浓水,“ 《府志》:浓水即西溪水。源出州北一百二十里蓬州之绵坝,分为二派,南
元筑,即今甘肃民勤县治。明洪武中置临河卫,后改置镇番卫。
在今河北廊坊市西。《清一统志·顺天府三》:安墟,“《旧志》:东安县古安墟,黄帝制天下以立万国,始经安墟,合符釜山,即此。《县志》:安墟在常道城”。
即今江苏盐城市东南伍祐。宋、元时设盐场,清设盐课使驻此。即今江苏省盐城市东南五祐。宋、元时设盐场,清设盐课大使驻此。
即今山西襄垣县北下良乡。《清一统志·潞安府》:下良镇“在襄垣县北三十里”。在山西省襄垣县东北部。面积174.4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下良村,人口2650。明嘉靖中置镇,1949年为襄垣县
①北魏太和十七年(493)置,属广州顺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隋开皇初改名汝南县。②北齐武平四年(573)置,属谯州谯郡。治所在今安徽涡阳县东北二十六里龙山集。隋开皇九年(589)废。③北齐武平六
明洪武七年 (1374) 改雄州为县,属保定府。治所即今河北雄县。民国初属直隶保定道,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中部。属保定市。面积524平方千米。人口33.5万。辖3镇、6乡。县人民政府驻雄州镇
一作咀剌建国。国都在低宝那城(今阿富汗木尔加布河流域)。唐置昆墟州都督府于此。
在今四川金川县南安宁乡。《清一统志·懋功屯务厅》: 刮耳崖 “在崇化屯东十三里。悬崖峭壁,形势险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