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同县

大同县

①唐贞观七年(633)置,属龚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十五里同和镇大旺圩。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平南县。

②辽重熙十七年(1048)置,为大同府治。治所即今山西大同市。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为大同路治。明洪武二年(1369)复为大同府治。民国初为雁门道治。1928年直属山西省。1949年改属察哈尔省,1952年复属山西省。1971年移治西坪镇(即今大同县)。


(1)古县名。唐贞观七年(633年)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南县东北。属龚州。北宋开宝五年(972年)废。(2)今县名。在山西省东北部、桑干河中上游两岸。属大同市。面积1467平方千米。人口16.6万。辖3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西坪镇。秦置平城县,治今大同市东北古城,属雁门郡。西汉为雁门郡东部都尉治。东汉建安末年废。北魏复置平城县,天兴元年(398年)拓跋珪自盛乐迁都平城,又为司州、代郡治;太和十九年(495年)改司州为恒州,治平城县;孝昌二年(526年)恒州陷废。北齐天保七年(556年)复置恒州,并置太平县。北周平齐,州郡并废,又于其地置恒安镇,改太平县为云中县,恒安镇属朔州云中县。隋改云中县为云内县,恒安镇属马邑郡云内县。唐武德六年(623年)复置恒州,贞观十四年(640年)改置云州及定襄县,后废;开元十八年(730年)复置云州及云中县(即今治)。辽重熙十三年(1044年)以云州为西京,升为大同府,为西京道治。大同为辽之陪都,重熙十七年析云中县置大同县,同为府治。金为西京路治。蒙古至元二年(1265年)废云中县入大同县。元至元二十五年改西京大同府为大同路,治大同县。明初改大同路为大同府,治大同县,属山西省。清因之。1912年废大同府留县,属雁北道。1927年直属山西省。1937年分置东、西大同县。1949年并为大同县,属察哈尔省雁北专区。1952年属山西省雁北区。1954年大同、怀仁二县并称大仁县。1958年大仁县并入大同市。1960年又分置古城、怀仁、云冈三区,大同县称古城区。1965年恢复大同县,属大同市;同年再属雁北专区。1967年属雁北地区。1971年县人民政府由大同市迁至今址。1993年属大同市。地处大同盆地西部。桑干河、御河、坊城河流经境内。属中温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农产以玉米、谷子、小麦、马铃薯、豆类、油料作物为主。矿产有煤、铁、磷、铝土、黑矾、石英、石灰石、萤石等。工业有煤炭、冶金、建材、机械、化工等。大秦、京包铁路、109国道、大浑公路经过县境。名胜古迹有马铺山、碧霞宫、肖家窑汉墓群、吉家庄新石器时代遗址、大同火山群等。


猜你喜欢

  • 沙鲁

    元代西藏地名。《元史·百官志三·宣政院》 载:乌思藏纳里速古鲁孙等三路宣慰使司都元帅府,其属附见有沙鲁万户。《汉藏史集》(藏文版)载乌思藏十三万户中,沙鲁(夏鲁)为藏地区(后藏)六个万户之一,其治所在

  • 车骑关

    明弘治十四年(1501)置,属磁州。在今河北邯郸市南三十里。明置车骑关巡司。《方舆纪要》卷49磁州:车骑关“在州北三十里。路通直隶邯郸县, 自邺趣河北,车骑往来,往往取道于此,因名”。

  • 业党

    即日噶努布宗。今西藏曲水县东北聂当。清乾隆《卫藏通志》卷4:“前藏七十里至业党。”见“日噶牛城”。

  • 海参崴

    即今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清属宁古塔副都统。清曹廷杰 《西伯利东偏纪要》: “海参崴在双城子东南二百一十三里强。……俄名那吉窪斯托克,坐东北向西南,海口形如撮箕,长约十里,宽约六、七里,出口处宽四里。

  • 前凉

    十六国之一。西晋永宁元年 (301),张轨任凉州刺史。西晋灭亡后,从东晋建武元年 (317) 开始,张寔及其子孙世守凉州,成为割据政权,史称前凉。到永和十年 (354) 张骏自号假凉王,都姑臧县(今甘

  • 曹村埽

    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曹村。后改灵平埽。《宋史·河渠志二》: “元丰元年四月丙寅,决口塞,诏改曹村埽曰灵平。”

  • 梅茂县

    1947年改梅菉管理局置,属广东省。治所即今广东吴川市。1952年与吴川县合并为吴梅县,1953年改为吴川县。旧县名。1947年由梅菉管理局升县并改名,治今广东省吴川市驻地梅菉镇。1953年撤销,并入

  • 独鹿山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汉书·武帝纪》: 元封四年 (前107),“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即此。古山名。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汉书·武帝纪》:西汉元封四年(前107年),武帝“北出萧关

  • 酒房

    即今云南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东南二十六里酒井哈尼族乡。清代此地善煮酒,酒业兴旺,故名。集镇名。在云南省澜沧拉祜族自治县中南部。酒井哈尼族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3370。清代此地善酿酒,酒业兴旺,故名。主产稻

  • 要册湫

    在今甘肃正宁县东南秋头乡。《新唐书·地理志》: 真宁县有要册湫。《寰宇记》 卷34: “太平兴国二年,封贞宁县界要册湫普济王为显圣王。” 《清一统志·庆阳府一》: 要册湫 “《县志》: 湫在县东四十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