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洪椿坪东。清嘉庆《峨眉县志》卷2:大坪“在峨山会佛寺上。旧名净土禅院”。
集镇名。在云南省元阳县东南部。大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90。因村子地势较平,故名。主产稻、玉米。有公路接晋思公路。
在今四川峨眉山市峨眉山洪椿坪东。清嘉庆《峨眉县志》卷2:大坪“在峨山会佛寺上。旧名净土禅院”。
集镇名。在云南省元阳县东南部。大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690。因村子地势较平,故名。主产稻、玉米。有公路接晋思公路。
即今广西蒙山县东南陈塘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永安州图:东南有陈村塘。
①北周宣政元年 (578) 置,属岷州。治所在和政县 (今甘肃岷县东北文斗乡)。保定元年(561) 废。②北周置,属廓州。治所在洮河县 (今青海贵德县南)。辖境相当今青海贵德、尖扎和化隆回族自治县等地
即今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西南永宁镇。明洪武中置查城站及查城驿。后移永宁州于此。
在今云南祥云县东南三十四里旧站。明置巡司于此。《方舆纪要》卷117云南县:安南坡“下坡地复坦夷,相传古云南郡治此,土人称为小云南,以别于云南治城云”。
即今老爷岭支脉老岭。在吉林汪清县及珲春市境。《金史·世纪》: “太祖度盆搦岭,与撒改会,攻破留可城。” 即此。
①北魏太和二十一年 (497) 置,属阳平郡。治所即今河北省临西县 (童村)。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贝州。大业初属清河郡。唐属贝州。宋属大名府,熙宁五年 (1072) 废为镇。旋复置
即班勒纥城。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元史·速不台传》:“壬午,帝征回回国,其主灭里委国而去。……复命(速不台与只别)统兵万人由不罕川必里罕城追之。”
北宋置,属归安县。即今浙江湖州市西南五十四里埭溪镇。以临施渚为名。宋设税课局于此,元又置巡司。清后改名埭溪镇。
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唐兴。元属来远路。明初废。南宋置,治所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唐兴。辖境相当今百色市西北一带。元属来安路。明初废。
在今湖南黔阳县东南五十里。《方舆纪要》卷81黔阳县: 钩岩山 “削壁悬崖,倒垂如钩。中有泉,世谓之钩崖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