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坪隘口
明置,在今四川荣县西三十里。《明史·地理志》 荣县:“又有大坪隘口,成化十二年八月置。”
明置,在今四川荣县西三十里。《明史·地理志》 荣县:“又有大坪隘口,成化十二年八月置。”
清置,属余杭县。即今浙江余杭市西南九十一里闲林镇。在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西南部。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闲林,人口1.2万。相传古时此地林木参天,隋末唐初余杭县令张士衡告老还乡,取“
即今湖南新邵县驻地酿溪镇。原属邵阳县。清光绪 《湖南通志》 卷1邵阳县图: 县北有酿溪市。1952年置新邵县治此。
在今山西陵川县南五十里夺火乡。明置巡司于此,后废。
唐建它山堰。即今浙江鄞县西南石碶镇。清光绪《鄞县志》卷2《市镇》:石碶“距城十里”。
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南阳郡宛县“有夕阳聚”。唐李贤注引袁山松《后汉书》曰:“贾复从击邓奉,追至夕阳聚。”即此。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续汉书·郡国志》:宛“有夕阳聚”。东汉建武三年
南宋绍兴三十二年 (1162) 以孝宗曾封为建王,升建州置,治所在建安、瓯宁二县 (今福建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建瓯市以北的建溪流域及寿宁、周宁等县地。元至元十六年 (1279) 升为建宁路。明洪武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一百里。东连火烧岭,南通福建光泽县,西连昂山,北接鳜鱼峰。《寰宇记》卷107信州贵溪县: 贵源山 “广七十余里。内多良田,物产蕃庶”。《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贵溪县:贵源山 “民俗淳
即今安徽望江县西北凉泉乡。明万历《望江县志》 井泉: 凉泉 “在县西北二十里官道西,冬夏不涸,甘冽可嗜,济数里之汲”。铺以泉名。
即附树州。治所在今四川甘洛或石棉、汉源县境。
又名琅山、 浪峤南屿。 即今台湾省本岛南部恒春半岛。 连横 《台湾通史·抚垦志》: “琅在台之极南,或作郎娇,番语也,归化之番凡十八社。”清光绪元年 (1875) 置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