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巴山

大巴山

亦名大巴岭山。在今陕西南郑县南、四川南江县东北,为米仓山南支。《寰宇记》卷133兴元府南郑县:“大巴岭山在县西南一百九里。《水经注》云:廉水出巴岭,北流经廉州。又《周地图记》云:此岭之南是古之巴国也。”《明史·林俊传》:兰廷瑞义军:“越汉中三十六盘,至大巴山。官军追及,复大破之。”即此。《清一统志·汉中府一》:大巴山,“《旧志》:在县南一百九十里,西乡县西南一百五十里。延亘数百里。冬夏积雪,中包孤云、两角、米仓诸山,南接四川巴州界”。


简称巴山。绵延在甘肃、四川、重庆、陕西、湖北五省市边境山地的总称。西北—东南走向。包括摩天岭、米仓山和武当山等。海拔 2000~2500米。狭义的大巴山仅指汉水支流河谷地以东,渝、陕、鄂三省市边境的山地。主峰神农顶,海拔 3105 米,在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境内。是中国亚热带、温带多种古老植物发源地之一。亦为四川、汉中两盆地间的界山,对冬季北方寒冷气流南侵有屏障作用。《舆地纪胜》汉中府:“大巴山,在南郑县(南)一百九里,秋冬积雪至丈余。”《读史方舆纪要》巴州南江县:大巴山,“县北二百里。高耸千寻,岩径极险,春夏积雪不消,与汉中诸山相连,为巴汉巨镇,梁州中土也。一名巴岭山”。并即此。为全国重点自然保护区。


猜你喜欢

  • 云安监

    唐顺宗时置,属夔州。为盐监。治所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云安镇。《资治通鉴》:五代唐长兴二年(931)三月,“李仁罕陷万州,庚申,陷云安监”。北宋属云安军。《舆地纪胜》卷182云安军:云安监“九井,岁产盐二

  • 陆浑关

    在今河南嵩县东北。《汉书·地理志》 弘农郡陆浑县:“春秋迁陆浑戎于此。有关。”《后汉书·刘玄刘盆子列传》:更始二年(24),赤眉军西攻长安,“(樊)崇、(逄)安自武关,(徐)宣等从陆浑关,两道俱入”。

  • 良村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北荷塘镇(良村市)。清光绪《广州府志》卷69:新会县“墟市”有良村市。

  • 万松岭

    ①在今浙江杭州市南。宋《淳祐临安志》卷9:万松岭“岭上夹道栽松”,故名。南宋时,密迩大内,宅第密布,直至山巅。唐白居易《湖上夜归》诗:“万株松树青山上,十里沙堤明月中。”即此。②在今湖北鄂州市西五里樊

  • 九龙潭

    ①在今福建永安市西九龙溪上。《方舆纪要》卷97永安县:九龙潭“在县西。即龙溪之滩也,曰长龙、曰安龙、曰伤龙、曰马龙、曰悟龙、曰五白龙、曰兴龙、曰暮龙、曰下长龙,乃溪水最险处。未至长龙,有铁石矶,从清流

  • 绿野亭

    在今陕西武功县 (普集镇) 西北武功镇附近。《清一统志·乾州》: 绿野书院 “在武功县治南,旧为绿野亭。宋儒张载讲学处。明弘治中改建书院”。

  • 北平城

    ①在今天津市蓟县境。《史记·韩长孺列传》正义引《括地志》:“幽州渔阳县东南七十七里北平城。”又《方舆纪要》卷11蓟州:北平城“倚燕山为板筑。西汉古北平郡治平刚,或以为即此城也”。②在今河北玉田县西。《

  • 析隈山

    在今河南邓州市南七十里。《左传》: 僖公二十五年(前635),“秦人过析隈”。杜注: “析为楚邑……隈其隐蔽处也。” 《方舆纪要》 卷5邓州: “今州有析隈山,俗讹为厮隈山。”

  • 怀德陂

    在今广西河池市西河池镇西。《清一统志·庆远府》:怀德陂“在河池州西二里。水自西来,环绕陂下”。

  • 洗药池

    在今广东省博罗县西北罗浮山上。东晋葛洪有《洗药池》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