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店集
①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大店镇。明嘉靖《宿州志》卷1:闵孝乡“在州治东……大店集”。清光绪《凤阳府志》卷11宿州:大店“分南、北二集。有营汛,有驿。州东七十里”。
②即今山东莒南县北三十八里大店镇。清属莒州。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莒州南有大店集。1941年曾一度设镇。1984年复设大店镇。
①即今安徽宿州市东南大店镇。明嘉靖《宿州志》卷1:闵孝乡“在州治东……大店集”。清光绪《凤阳府志》卷11宿州:大店“分南、北二集。有营汛,有驿。州东七十里”。
②即今山东莒南县北三十八里大店镇。清属莒州。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莒州南有大店集。1941年曾一度设镇。1984年复设大店镇。
指宋代居住于今四川金阳县至宜宾县间金沙江北岸地区之少数族部落。《宋史·蛮夷传四》: “董蛮在马湖江右,僰侯国也。唐羁縻驯、骋、浪、商四州之地。其酋董氏,宋初有董春惜者贡马,自称 ‘马湖路三十七部落都王
原名赤水桥。在今陕西华县西赤水河上。桥身全部以花岗石条砌筑,下桥为七孔拱形石桥,上桥为九孔拱形石桥。据清光绪 《三续华州志》 载: 下桥始建于清顺治十七年 (1660),竣工于康熙六年(1667)。后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置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建瓯市西北叶坊。为水陆交通要冲,自崇安、浦城沿溪而下者皆会于此。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
①一名申浦。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其水东入无锡五泻河,西入武进戚墅堰,合于三山石堰。北流入大江。《宋史·河渠志七》 常州水:“隆兴二年,常州守臣刘唐稽言:‘申、利二港,上自运河发源,经营回复,至下流析为二
在今山西临猗县西南城东、城西村之间。《左传》: 僖公十五年 (前645),晋侯 “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东尽虢略,南及华山,内及解梁城”。(解xiè) 古邑名。春秋晋邑。在今山西省临猗县西南。《左传》僖
又作塘坊。即今河北丰南市西南二十五里唐坊镇。清光绪 《丰润县志》 卷1: 唐家房 “距城一百里。集镇名。在辽宁省普兰店市东部。属夹河庙镇。人口 1720。 为原唐家房镇人民政府驻地。因唐姓首居此地而得
即今湖南嘉禾县治。明崇祯十二年(1639)于此置嘉禾县。《清一统志·桂阳州》:仓禾旧堡“今嘉禾县治”。
北宋置,属长汀县。即今福建连城县南莒溪镇。《元丰九域志》 卷9及 《宋史·地理志》 汀州长汀县皆载有莒溪铁务。
在今辽宁兴城市西南。《方舆纪要》卷37宁远卫:东关河“在城西六十里。自大宁境流入,上通六州河,南流入海”。
即乌浒山。在今广西横县东六十里。《方舆纪要》卷110横州:乌浒山“昔乌浒蛮所居之地,亦曰乌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