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庾峤水
亦名连水。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水经·溱水注》:“涟水南流,注于东溪,谓之涟口。庾仲初谓之大庾峤水也。”
亦名连水。即今广东南雄县西北之凌江。《水经·溱水注》:“涟水南流,注于东溪,谓之涟口。庾仲初谓之大庾峤水也。”
1913年改渤海县置,属山东济南道。治所在今山东滨州市 (北镇) 北滨城镇。1925年属武定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87年撤销,并入滨州市。旧县名。1913年由滨州改置,治滨州(今山东滨州市西北
即海阳山。亦即今广西东北部兴安、灌阳、灵川、恭城县境之海洋山。《汉书·地理志上》零陵县:“阳海山,湘水所出。”《水经·湘水》:“湘水出零陵始要县阳海山。”古山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北部兴安、灌阳、灵
在今云南丘北县北二十六里马者龙。《方舆纪要》卷115师宗县:马者笼山在“州东二百四十里。山高峻”。彝语“马”为兵,“者”为住,“龙”为城,意即住兵的城。
在今河南灵宝市西北。《史记·封禅书》:“黄帝采首山铜,铸鼎于荆山下。” 荆山应在今陕西境内。但后人亦有人认为在此者。《元和志》 卷6湖城县: “荆山,在县南。即黄帝铸鼎之处。” 《明一统志》卷29河南
在今广东梅州市西南十余里梅江东岸梅塘。《明史·地理志》 程乡县: “西有太平乡巡检司,治梅塘堡,后迁县西北石镇村旁。”
一名扬武谷、阳武谷。在今山西原平市西北三十五里。《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三年(778),“回纥纵兵大掠。二月,代州都督张光晟击破之于羊武谷”。即“扬武谷”。《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三年(778年),代州都
北魏侨置,属庐江郡。治所在今安徽六安市或舒城、霍山等县境。后废。
亦作棘里亭。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左传》: 昭公十年 (前532),陈桓子召公子山 “而反棘焉”。杜注: “棘,子山故邑。齐国西安县东有戟里亭。” 《括地志》 以为即古画邑。
又作不鲁失、不里郁思。元代称今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间的一段金沙江为不鲁思河。《元一统志》丽江路:“考今沿革图志:本路出金。有江曰丽江,古谓丽水,白夷谓金沙江,磨些蛮谓漾波江,吐蕃谓犁
西汉置,属玄菟郡。治所即今吉林通化市。三国魏废。古县名。西汉元封三年(前108年)置,治今吉林省通化市。属玄菟郡。东汉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