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水田
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千丘乡。清道光《夔州府志》卷31:嘉庆五年(1800),德楞泰歼白莲教“赵麻花于云阳之大水田”。
②在今贵州遵义市西。为播州杨氏庄院。《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杨应龙,“贼伏兵大水田,别以五千人来袭,败还。(王)嘉猷乃扬声捣大水田,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直抵马坎”,即此。
在今贵州省遵义市西。为播州土司杨氏庄院。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杨应龙,水西土司安疆臣至大水田,即此。
①在今四川云阳县东北千丘乡。清道光《夔州府志》卷31:嘉庆五年(1800),德楞泰歼白莲教“赵麻花于云阳之大水田”。
②在今贵州遵义市西。为播州杨氏庄院。《明史·李应祥传》:万历二十八年(1600)征杨应龙,“贼伏兵大水田,别以五千人来袭,败还。(王)嘉猷乃扬声捣大水田,而潜以一军拔大夫关,直抵马坎”,即此。
在今贵州省遵义市西。为播州土司杨氏庄院。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杨应龙,水西土司安疆臣至大水田,即此。
即今广东高州市北大井镇。清光绪《茂名县志》卷2:县治“五十里大井墟”。
清雍正三年(1725)设,属赛音诺颜部。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扎布汗省呼亚格特南,依德尔河北岸。
明置,在今贵州岑巩县东。《方舆纪要》卷122思州府都坪峨异溪蛮夷长官司 “盘山关” 条:“都哨关,在府东一里。”
南朝宋置,属高凉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阳春或恩平、阳东等市县境。南齐以后废。
又名漓山、沈水山、象山。即今广西桂林市区南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象鼻山。《方舆纪要》 卷107临桂县: 漓山 “山魁然拔起,横障江上,郡人名为象鼻山。以山突起水滨,形如象鼻也。明初围静江,别将朱亮祖屯于东
即今河南中牟县北二十四里万胜村。《新唐书·秦宗权传》:唐光启三年(887),秦宗权围汴州,其将卢瑭“引兵屯万胜,夹汴而栅”。后置镇。《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同光四年(926),帝“至万胜镇,即命旋
又称热水墓群。在今青海都兰县东南热水乡扎麻日。为我国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共有墓葬二百余座。其中一座大墓葬封土高11米,东西长55米,南北宽37米,为唐代吐蕃贵族墓。经考古发掘,出土文物有古藏文木牍
在今广东东莞市南虎门镇西威远岛。清光绪 《广州府志》 卷73兵防: 东莞县有 “左哨外委千总,分防威远炮台汛”。炮台遗址尚存。
清置,属五台县。即今山西五台县东北三十里豆村镇。《清一统志·代州》: 顺治六年(1649),宣府总兵李延寿破姜瓖,“夜骤马窦村” 即此。在陕西省富平县南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7万。
一名磨盘山。在今山西临县东。《清一统志·汾州府》:连枝山“周九十余里,与永宁州接界。枝脉蔓延,连接群山,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