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清河

大清河

①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今河北省中部。其源出大行山和恒山南麓,由拒马河、唐河、潴龙河等汇合于成,东流经白洋淀等淀泊,在天津市与子牙河、北运河相汇入海河。历代河道变化大,北宋今白洋淀至文安洼一带称为塘泺,北连拒马河下游白沟河,谓界河。《宋史·河渠志五》:“塘泺,缘边诸水所聚, 因以限辽。……凡并边诸河,若滹沱、胡卢、永济等河, 皆汇于塘。”又此时浑河(今永定河)下游南移至安次县,下游合于界河,则界河水系大扩。金大安中滹沱河南迁后,仅潴龙河入注大清河。由于浑河不断变迁,大清河各支流也受夺并。清康熙中筑永定河长堤,大清河河床趋于稳定。

②亦名扣河、清河。即今辽宁开原市东北之寇河。明《全辽志》卷1:大清河在“城(开原老城)东南十五里。源出分水岭者名扣河,西流一百八十九里至石咀,别名大清河”。

③亦曰北清河。东阿以下至济南,皆济水故道;济南东北为漯水故道。金元以后称大清河。清咸丰四年(1854)黄河在铜瓦箱决口,东北入山东,大清河自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遂为黄河所夺。今惟东平境内汶河分南北二支,北支仍名大清河,西北流注东平湖,又自湖北出为大清河,至鱼山下入黄河。


(1)古水名。又称清河。古济水之下游。西起今山东省梁山县,东北流经东阿、平阴、济南、博兴入于海。金、元、明大清河,改道如今黄河。1855年自今东阿旧治西鱼山以下为黄河所夺。今山东省东平县境有大清河,已非故道。(2)今水名。又称上西河。海河水系五大河之一。在河北省中部。源出太行山和恒山南麓,由北支拒马河和南支唐河、潴龙河汇合而成。南支诸河汇入白洋淀,泥沙沉淀,出淀后变为清流,在新镇与北支相汇后,称大清河。东流经大片洼淀地区,在天津市汇子牙河后入海河。长448千米,流域面积3.96万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109米3/秒。上游多支流,源短流急,汛期同时涨水,下游宣泄不畅,旧时水灾频繁。建国后在上游修建水库,中游整修河堤,下游开掘独流减河,排洪入海,以减免水患。


猜你喜欢

  • 盐井砦

    北宋置。在今四川蒲江县南金釜山。《宋史·地理志》: 蒲江县 “有盐井砦。”

  • 静封县

    金承安二年 (1197) 以胡设务置,属全州。治所在今内蒙古赤峰市北郊。三年 (1198) 属高州。泰和四年 (1204) 属大定府。元废。

  • 刚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坝。东汉改属济北国。西晋改为刚平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山东省宁阳县东北冈城镇。属泰山郡。东汉永元二年(90年)改属济北国。三国魏属东平国。西晋改为

  • 铜湾市

    即今湖南怀化市东六十四里铜湾镇。宋置铜安砦。清时有把总驻防。

  • 仓口

    ①在今河北成安县西南五十里,与临漳县接境。《资治通鉴》:唐建中二年(781),“马隧等诸军屯于漳滨,田悦遣其将王光进筑月城以守长桥,诸军不得度。隧以铁锁连车数百,实以土囊,塞其下流,水浅,诸军涉度。时

  • 吕后陵

    西汉高祖吕雉皇后的陵墓。在今陕西咸阳市东北四十里。《史记·外戚世家》:“高后崩,合葬长陵。”《集解》引《关中记》:“高祖陵在西, 吕后陵在东。”

  • 邑梅洞长官司

    明洪武八年(1375)改邑梅沿边溪洞军民府置,属酉阳宣慰司。治所在今四川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南一百里梅江乡(邑梅场)。永乐初改属重庆卫。清顺治初复属酉阳宣慰司。雍正十二年(1734)改隶黔彭厅。乾隆元

  • 杨泗庙

    即今陕西镇安县西杨泗乡。清光绪《镇安乡土志》卷下:城西有杨泗庙。

  • 元池县

    唐末置,属岚州。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北宋咸平五年(1002)废。

  • 江湾营

    在今广东英德市东北。《清一统志·韶州府》 “高桥营”条:江湾营“在县北江东岸”。清置,在今广东省英德市北北江东岸。为江防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