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甲溪

大甲溪

①在今台湾省本岛西部。源出南湖大山西侧,西流经台中县,北入台湾海峡。《清一统志·台湾府》:大甲溪“在彰化县北四十里。《旧志》:源出大山中,流经大甲社南,又西入海”。

②本台湾土著番社名。有大甲东、大甲西两社,据大甲溪入海口。即今台中县西北大甲镇。清为苗栗县所属大甲巡司驻此。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徐骧、吴彭年等在此抗击日军。


(1)在台湾省本岛西部。源出南湖大山以及中央山脉云雾山,西流经台中以北入台湾海峡,长124千米。流域面积1272平方千米。上游坡陡水急,建有达见水库。因处台湾多雨区,是台湾水资源最富的河流。沿岸山区林木资源丰富。(2)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台湾省台中县西北大甲镇。有大甲东、西两社,据大甲溪入海口。清苗栗县所属大甲巡检司驻此。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七月,日本侵占台湾,徐骧、吴彭年等曾在此抗击日军。


猜你喜欢

  • 朱雀阙

    东汉雒阳北宫的南门。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内。《后汉书·灵帝纪》 载:中平六年(189),“何进部曲将吴匡与车骑将军何苖战于朱雀阙下,苖败斩之”。即此。据《艺文类聚》卷62引《汉官典职》曰:“偃师

  • 柯陵县

    即阿林县。西汉置,治所在今广西桂平县东南。《晋书·地理志》 作柯陵。柯为阿之讹。

  • 凯门

    即清明门。汉长安城东面的中门。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未央区北玉女村东。

  • 封阳县

    西汉置,属苍梧郡。治所在今广西贺县东南信都镇。《元和志》 卷37封阳县: “在封水之阳,故名。”三国吴属临贺郡。南朝宋属临庆国。南齐复属临贺郡。隋属苍梧郡。唐武德四年 (621) 属贺州,贞观元年 (

  • 大防山

    即大房山。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 《水经·圣水注》:防水“出(良乡)县西北大防山南”。民国《房山县志》卷1:“自元改建房山县,大防之名遂熄。”今称大房山。即“大房山”。

  • 过西集

    即今山东莱州市北四十里过西镇。清光绪《山东通志》卷2《舆图志》作郭西集。民国《四续掖县志》卷1作过西村,为过西乡驻地。

  • 胜归山

    在今浙江余姚市北。《方舆纪要》 卷92余姚县: 胜归山 “在县北三里。相传晋刘牢之败孙恩,还屯于此”。

  • 马嵬城

    亦名马嵬堡。即今陕西兴平市西二十五里马嵬镇。相传为晋人马嵬所筑。《晋书·苻登载记》:东晋太元十一年(386),“苻麟率众数千,据守马嵬城”。唐于此设马嵬驿。《新唐书·明皇纪》:天宝十五载(756),帝

  • 营州卫

    明置营州左、右、前、中屯卫,属大宁都司。皆在今河北省东北部。左屯卫治顺义县 (今北京市顺义县),右屯卫治蓟州 (今天津市蓟县),中屯卫治平谷县 (今北京市平谷县西),前屯卫治三河 (今河北三河市)。清

  • 绥安郡

    ①西晋置,治所在今湖北仙桃市西南。寻改为县。南朝宋废。②东晋隆安五年 (401) 桓玄桥置,属荆州。治所在绥安县 (今湖北荆门市西)。后徙治今湖北洪湖市西北 (原沔阳县西南)。《资治通鉴》: 东晋隆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