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石山

大石山

①在今内蒙古乌审旗西南。《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胡三省注:“大石山在鲁州东南。鲁州,六胡州之一也。在灵武西河曲之地。”

②在今山东莱芜市东南十三里。《明一统志》卷22济南府:大石山“在莱芜县东南一十三里,出铁及大石”。

③又名石林、大石岭、万安山、黄华山。在今河南偃师市西南。《三国志·魏书·孙礼传》:“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礼便投鞭下马,欲奋剑斫虎。”《水经·洛水注》:来儒之水“又西南径大石岭南。《开山图》所谓大石山也”。《水经·伊水注》:“大石山阿有魏明帝高平陵。”

④即今宁夏青铜峡市南青铜峡。《寰宇记》卷36灵州回乐县:大石山,“《水经注》云:河水至此,两山相对,水出其间,即上河峡也。俗号青山”。《资治通鉴》:唐长庆元年(821)十月,“灵武节度使李进诚奏败吐蕃三千骑于大石山下”。即此。


古山名。又作万安山、石林。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南,接登封市界。三国魏明帝猎于大石山,虎趋乘舆,即此。


猜你喜欢

  • 昙厂场

    即今贵州仁怀县南坛厂镇。清道光 《遵义府志》 卷6仁怀县: 昙厂场在 “城南二十里”。

  • 柳营

    细柳营的省称,也泛指军营。卢纶 《送从叔程归西川幕》诗: “群鹤栖莲府,诸戎拜柳营。”又作细柳营。在今陕西省咸阳市西南渭河北岸。

  • ①春秋时纪邑。后入齐。在今山东昌邑市西北三十里瓦城。《春秋》: 庄公元年 (前693),“齐师迁纪郱、鄑、郚”。《方舆纪要》 卷36昌邑县 “訾城”条: “鄑亦读訾,本 一城也。唐武德二年置訾亭县,属

  • 南亭川

    即今山西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北魏太和十五年 (491) 乡县及乡郡徙治于此。隋开皇初郡废。唐武后时改为武乡县。1947年徙今武乡县。

  • 乌湖戍

    亦作乌湖镇。唐贞观十八年(644)置,在今山东长岛县北隍城岛上。《寰宇记》卷20蓬莱县:“乌湖戍在县北海中二百六十五里,置乌湖岛上。唐太宗贞观二十年为伐东夷,当要路,遂置为镇。至永徽元年废。”

  • 南河渡集

    即今湖北汉川县西南。《清一统志 ·汉阳府一》: 南河渡 “在汉川县西南六十里龙门山下,宋党仲昇御金人于此”。

  • 石门渡

    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汝水(抚河)东石门乡。《清一统志·抚州府一》:石门渡“在金溪县西四十里。旴水与清江合流经此, 为四达之衢”。

  • 盈川山

    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西南。《元和志》 卷30洋水县: 盈川县 “以县南有盈川山为名”。

  • 东坡赤壁

    即赤鼻山。亦作赤壁矶。在今湖北黄州市西北一里。北宋苏轼谪居黄州,作《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误认为即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操于赤壁之处。清康熙年间定名为“

  • 芮城县

    北周明帝二年(558)改安戎县置,属河北郡。治所在今山西芮城县东十里东张村。天和二年(567)移治今芮城县。唐属陕州。金属解州。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1928年直属山西省。在山西省西南部、黄河北岸、中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