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虫岩
在今广西博白县南。 《方舆纪要》卷108博白县:大虫岩“在县南百余里,临大江。常有虎伏其下”。
在今广西博白县南。 《方舆纪要》卷108博白县:大虫岩“在县南百余里,临大江。常有虎伏其下”。
清顺治七年(1650)改玉林卫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右玉县北四十四里右玉城镇。雍正三年(1725)改置右玉县。清顺治七年(1650年)省玉林卫入大同右卫,改名右玉卫。治今山西省右玉县西北右玉。
亦称滨黑线。从吉林滨江(今黑龙江哈尔滨)西的对青山,经呼兰、绥化、海伦、嫩江,东北至大黑河屯(今黑河市)。日伪时筑成。后拆除黑河至北安段。
隋开皇十年 (590) 改梁泰县置,属端州。治所在今广东高明市西南人和镇南清泰村。《方舆纪要》 卷101高明县: 清泰水 “旧以此名县”。大业初废入平兴县。唐武德七年 (624) 复置,属端州。贞观十
唐羁縻都督府。显庆四年 (659)以突骑施索葛莫贺部置,属北庭都护府。在今新疆伊宁市西伊犁河附近 (或说在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以北楚河附近)。8世纪前期废。唐羁縻都督府。显庆四年(659年)破西突厥
在今河北滦平县南。清于此设把总驻守。《清史稿·地理志): 承德府滦平县有 “喇嘛洞”镇。
即今陕西延安市南三十里铺。清光绪《陕西全省舆地图》肤施县:三十里铺镇“在县南三十里”。(1)在安徽省阜阳市颍州区东南部。面积54.4平方千米。人口 5.2 万。镇人民政府驻地三十里铺集,人口650。镇
在今山西芮城县东。《方舆纪要》 卷41芮城县: 通泽泉 “在县东八里,流合县西北十三里之地皇泉,……有灌溉之利”。
亦名清阳河。即今山东烟台市西之白洋河。又名内甲河。《汉书·地理志》 东莱郡腄县:“有之罘山祠。居上(止)山,声洋(丹)水所出,东北入海。”
在今山东乐陵市南五里冢村。为新石器时期龙山文化遗存。出土文物有磨制石斧、石镰、卜骨、骨锥及夹沙灰陶鬲足、陶杯、石环、陶纺轮等。
古称泫水、源漳水、源泽水、莞谷水,又名丹水。在山西省东南部。源出高平市北丹朱岭。《山海经》:沁水之东有林焉,名曰丹林。丹林之水出焉,即此。《读史方舆纪要》:“丹水上源合上党诸山之水,建瓴而下,每暴雨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