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通营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大通营“在大通县北一百二十里。本朝雍正二年置,城周六里,初设总兵驻防,兼辖白塔、永安二营,寻改副将,属西宁镇辖”。
即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浩门镇)。《清一统志·西宁府二》:大通营“在大通县北一百二十里。本朝雍正二年置,城周六里,初设总兵驻防,兼辖白塔、永安二营,寻改副将,属西宁镇辖”。
又作散洋峪堡或山羊峪堡。明置,在今辽宁抚顺县东南三龙峪。明 《全辽志》 卷2: 险山堡有散洋峪台。《方舆纪要》 卷37辽东都司: 散羊峪堡 “在清河堡西。嘉靖二十五年置,当鸦鹘关之冲”。
在今湖南汉寿县西北。系沅水别派。南宋绍兴年间,杨么农民军大将夏诚、刘冲分据两岸立寨。宋熊克撰《中兴小纪》卷13:“诚寨南据芷江,东北阻湖,惟西有陆路,又设重城濠,及陷马坑;冲寨北据芷江,东西南皆阻湖。
①金代皇帝离宫。在今北京市大兴县南苑一带。《金史·地理志》 中都路大兴府: 大兴 “辽名析津,贞元二年更今名。有建春宫”。②在今河北安新县西南。《清一统志 · 保定府三》: 建春宫 “在新安县治 (今
即安国。都城在阿滥谧城(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新唐书·西域传》:“安者,一曰布豁,又曰捕喝,元魏谓忸蜜者。”
在今青海海晏县西北西川河发源处。《明一统志》 卷37: 热水山 “在西宁卫城南五百里。山南出暖水,流入青海。北有泉,即西宁河源”。
在今山东梁山县南。《明一统志》 卷23兖州府: 独孤山 “在郓城县东北五十里。孤峰独立。宋吕本中诗: 凄凉单马经行处,况是此山名独孤”。
即今四川汶川县南岷江东岸桃关。《水经·江水注》: 都安县 “有桃关”。《方舆胜览》 卷55茂州: 桃关 “在汶川县之南八十里。远通西域,公私经过,唯此一路。关北当风穴,其 一二里间,昼夜起风,飞沙扬石
元置,属泗城州。治所在今广西隆林各族自治县。明永乐元年(1403)置安隆长官司。元置,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隆林各族自治县。
即今贵州贵阳市南五十里青岩镇。清有把总驻守。在贵州省贵阳市花溪区南部、涟江上游。面积97.3平方千米。人口4万。镇人民政府驻交通路。石灰岩广泛出露,呈黑灰色,故名。是省内古镇之一。明洪武十一年(137
在今江西吉安县北。《清一统志 ·吉安府》: 银塘岭隘 “在庐陵县 (今吉安市) 北一百二十里。四山峭拔,路通一线。与袁州府分宜县接界。旧尝置营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