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雁塔

大雁塔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八里慈恩寺内。本名慈恩寺塔,唐永徽三年(652),慈恩寺主持僧玄奘为保护由印取回的经籍而建。相传建塔时,有雁过坠落而死,瘗于塔,故名。初建为砖表土心五层方形。长安年间重修,改为纯青砖的方形楼阁式七层。楼梯改为盘道。大历年间又改建为十层,后为战火破坏,剩下七层。明代在外表加砌面砖予以保护。高64.1米。塔南西两侧镶嵌唐太宗李世民撰“大唐三藏圣教之序”和唐高宗李治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全称慈恩寺大雁塔。在陕西省西安市南4千米的慈恩寺内。寺为唐高宗为其母追荐冥福而建。本名慈恩寺塔,因《慈恩寺三藏法师传》卷三中记:摩揭陀国有一僧寺,一日有群鸿飞过,忽一雁离群落羽,摔死地上,僧人惊异,认为雁即菩萨,众议埋雁建塔纪念,故名。唐永徽三年(652年),慈恩寺住持僧玄奘为保护从印度带回的经籍,由唐高宗资助,在寺内西院修建。初为砖表土心5层方形。长安年间,用青砖改修成方形楼阁式的7层,登塔攀梯也改成盘道。大历年间又改建为10层。后经战火破坏,剩下7层,明代塔又残坏,在外表加砌面砖予以保护,即为今塔。高59.9米。塔基座东西45.9米,南北48.8米,高4.2米,合底座与塔身总高64.1米。塔南面两侧镶嵌唐太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和唐高宗撰《大唐三藏圣教序记》碑二通,书者为书法家褚遂良,字体秀丽,为唐代遗留于后世的名碑。塔的门楣、门框,以阴线雕刻唐代建筑图案,画面严谨,线条遒劲,是研究古代建筑的重要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 雁 塔


猜你喜欢

  • 泑泽

    又名蒲昌海。即今新疆若羌县东北罗布泊。《山海经·西山经·西次三经》: 不周之山,“东望泑泽,河水所潜也”。《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即“蒲昌海”。《水经注·河水》:“

  • 高前山

    在今河南内乡县西南十里。《山海经·中山经·中次十一经》: “高前之山,其上有水焉,甚寒而清,帝台之浆也。” 《清一统志·南阳府一》: 高前山 “顶有池,甚清冷。亦名天池山”。又称天池山。在河南省内乡县

  • 良文港

    即文良港。又名龙门港。即今台湾澎湖县澎湖岛东龙门村。清设文良港汛。光绪二十一年(1895)二月二十七日, 日舰先佯攻妈祖宫炮台,实从良文港登岸,清兵大败,即此。即今台湾省澎湖县东湖西乡龙门村。清光绪二

  • 马家堡

    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北马家堡。1934年西北革命根据地置新正县治此。

  • 广义县

    辽初置,为坤仪州治。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镇古城。金废。古县名。契丹耶律阿保机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克什克腾旗东土城子。为仪坤州治。金废。

  • 杨林塘

    又名杨林浦、杨林河。在今江苏太仓市西北二十里。为宋时诸大浦之一。《方舆纪要》卷24太仓州:杨林塘“其上流承七浦塘及巴城湖之流,东经新塘而东,至州东北八十里花浦口入海。延袤几与七鸦浦相埒”。

  • 浙赣铁路

    从今浙江杭州经金华、江西上饶、南昌(向西) 至湖南株洲。全长947公里。1929年动工,1934年修通杭州至江西玉山段。1936年延至南昌。1937年又修通南昌至萍乡段,与1905年建成的株萍线相衔接

  • 长乐镇

    ①北宋置,属南充县。在今四川南充市东九十里长乐镇。②北宋置,属兴宁县。在今广东五华县西北华城镇东北二里。熙宁四年(1071)升为长乐县。③北宋置,属定远县。在今安徽定远县东六十里。④明置,属解州。在今

  • 隆兴寺镇

    即今湖北枣阳市西隆兴乡。民国 《湖北通志》 卷34 《乡镇》: “隆兴寺,在 (枣阳县) 城西四十里。”

  • 亭林镇

    亦曰顾亭林。即今上海市金山县东三十里亭林镇。南朝梁、陈间文字训诂学家顾野王曾在此隐居,呼野王读书堆。南宋乾道九年 (1173) 修濒海诸堰,因置监堰官于此。又置金山巡司,明废。其北有湖,湖南有林,因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