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雷山

大雷山

①在今江苏吴县西南太湖中。《水经·沔水注》:“湖中有大雷、小雷、三山,亦谓之三山湖。”又引杨泉《五湖赋》曰:“大雷小雷,湍波相逐。”

②即今浙江奉化市西南大雷山。《方舆纪要》卷92奉化县:大雷山在“县西四十里。四明支山也。山极高,眺百里外,下瞰鄞江”。

③在今浙江象山县西。《方舆纪要》卷92象山县:大雷山“在县西二十里。盘踞数十里”。

④在今浙江湖州市东北太湖中。杨修《五湖赋》:“大雷、小雷,湍激相逐。”周处《风土记》:“太湖中有大雷、小雷山,相距六十里。”《清一统志·湖州府一》 “大雷山”条引《旧志》:“大雷山在(长兴)县北四十里,为洞庭之西山,属长兴;小雷山在县东六十里,为洞庭之东山,属乌程。”


猜你喜欢

  • 金梁洲

    在今湖北嘉鱼县西北。《水经·江水》:江水 “又径鱼岳山北,下得金梁洲”。即此。

  • 白羊山

    ①在今湖北崇阳县东北、通山县西。《舆地纪胜》卷33兴国军:白羊山“在通山新丰里。有白羊每现于山顶则云雨”。《方舆纪要》卷76通山县:白羊山“在县西三十里。《志》云:兴国州长河之源出于此”。②亦名白石山

  • 陆续分州

    即今福建闽侯县东南南屿镇东六十份洲。清雍正十二年(1734)移五县寨巡司治此。

  • 太平溪金场

    明永乐十三年(1415)置,在今贵州铜仁县西。宣德八年(1433)废。

  • 补仁宗

    又名布拉木达克喇。治所即今西藏普兰县。1960年于此设普兰县。清乾隆《卫藏通志》作“补仁”。藏语意为“独毛”,以当地地形得名。

  • 施溪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东。《方舆纪要》 卷122思州府施溪长官司: 施溪在 “司东里许。其上流自铜仁府来,流经司北十里,有龙门滩,滩险损舟。下流达湖广辰州府界”。

  • 小沔溪镇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北渠江东岸小沔镇。民国《合川县志》卷2:小沔溪水“至小沔溪场,场故为华银山以下内外山煤贩售货处, 日有煤船十数停泊,今稍衰矣。溪水沿场西横过入渠江”。

  • 惠妃园寝

    在今河北遵化市马兰峪西清东陵中惠陵之西。是穆宗同治帝四个贵妃的陵寝。

  • 两城山

    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两城山,“《志》云: 以山夹如城而名”。

  • 神府县

    1937年10月西北革命根据地由神木、府谷二县析置,治贺家川 (今陕西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取二县首字为名。1939年迁沙峁镇 (今神木县东南沙峁乡)。1944年徙治温家川 (在今神木县东南贺家川镇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