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麻墟
即今广东大埔县西大麻镇。明为大麻隘。乾隆《潮州府志》卷14大埔县:大麻墟在“县西六十里。大麻社距大河 一里, 民居鳞次,村店蝉联”。
即今广东大埔县西大麻镇。明为大麻隘。乾隆《潮州府志》卷14大埔县:大麻墟在“县西六十里。大麻社距大河 一里, 民居鳞次,村店蝉联”。
1913年析大关县置,后属云南滇中道。治所在盐井渡 (今云南盐津县城南郊的老街)。1917年改盐津县。
①唐贞观七年(633)置,属龚州。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东北七十五里同和镇大旺圩。北宋开宝五年(972)废入平南县。②辽重熙十七年(1048)置,为大同府治。治所即今山西大同市。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
明置,属小河守御千户所。即今四川平武县西北九十里水晶镇。《方舆纪要》卷73小河守御千户所:马元堡“在叶堂东四里。又东七里为水进堡……皆有兵戍守”。
唐天宝元年(742)置,为静戎郡治。治所在今四川理县东北一百四十里桃坪乡古城。一说在今汶川县西北二十里。乾元元年(758)为霸州治。后废。
隋开皇十八年 (598) 置,属同州。治所在今陕西韩城市东南二里城古村。大业初属冯翊郡。唐属同州,天祐二年 (905) 改韩原县。五代唐天成元年 (926) 复名韩城县。金贞祐三年 (1215)升为祯
即殽塞。又作二崤、殽渑。在今河南陕县东南、渑池县西。即“崤渑”。
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南二十四里。清时设巡司于此。
民国初改宁夏道置,属甘肃省。治所在宁夏县 (今宁夏银川市)。辖境相当今宁夏西北部黄河沿岸地区。民国 《朔方道志》 卷2: 朔方道 “民国建元改府为道,以宁夏字与首县同,且古为朔方,改为朔方道”。192
在今湖北武汉市阳龟山西麓。传春秋时楚国大夫伯牙鼓琴于此,为隐士钟子期所闻,结成知音,后人筑台纪念。又名伯牙台。始建于南朝宋,后历经修建,1949年后多次扩修。
今广西岑溪县东北上林、河三一带山。《明史·童元镇传》 载:“岑溪西北为上、下七山,介苍、藤间,有平田、黎峒、白板、九密等三十七巢。”古山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岑溪市东北一带诸山。明、清时瑶族所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