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名隆龛山、明月山。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元和志》 卷33崇龛县: “崇龛山,在县西三里。” 崇龛县以此名。
又名美利渠。在今宁夏中卫县黄河北岸。明嘉靖 《宁夏新志》 卷3宁夏中卫: 蜘蛛渠 “古渠名。在黄河西。长五十八里,溉田三百余顷”。清乾隆 《宁夏府志》 卷8: “美利渠,自元以来名蜘蛛渠。旧由石龙口,
西晋、北魏时期易水 (今河北徐水县西北之瀑河) 流径武遂之俗称。《水经·易水注》: 易水“又东流,南径武遂县南、新城县北……俗又谓是水为武隧津,津北对长城门,谓之汾门”。
明成化二年(1466)置,属广西都司。治所在今广西藤县西北九十里蒙江东岸。《方舆纪要》卷108梧州府:五屯屯田千户所“其地旧名古赠,当大藤峡、风门、拂子‘贼’僮巢穴之冲,守御最切。《边略》:五屯旧为僮
即今内蒙古商都县东南察汗泊。《清一统志·牧厂》: 查喜尔图插汉池 “在 (礼部)牧厂东。池南至正黄旗牧厂四十里。希巴尔台河、布敦河二水俱注其中”。
在今甘肃天水市东渭水南岸。《清一统志·秦州二》:三岔镇“有州判驻此,兼设把总”。(1)在山西省五寨县北部。面积179平方千米。人口1.3万。镇人民政府驻三岔,人口2000。因位处三路之冲,故名。明筑三
①春秋纪地,后属齐。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六十里峿山之北。《春秋》: 庄公元年 (前693),“齐师迁纪郱、鄑、郚”。西汉置梧城县。②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春秋》:文公七年 (前620),“遂
即今广东台山市西南三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新宁县(今台山市)西有三合旧墟,其东南有三合新墟。
即今北京市顺义县东南二十里潮白河东岸李遂镇。清光绪三十年(1904)白河在此决口南流,夺箭杆河以至宝坻县。1923年在此镇西南开挖一引河, 白河归故道。在北京市顺义区南部。面积40平方千米。人口1.8
在今俄罗斯阿穆尔州西北苏赫基诺以东。《清太宗实录》 卷51: 崇德五年 (1640) 三月,萨穆什喀等讨索伦部博穆博果尔之乱,“遣阿哈尼堪巴山郎图萨禄率两甲喇兵,往攻挂喇尔屯”。即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