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奉天府

奉天府

①清顺治四年 (1647),刘承胤劫明桂王由广西全州如武冈 (今湖南武冈县),改武冈为奉天府。清统一后复置武冈州。

②清顺治十四年 (1657)改辽阳府置,属盛京将军。治所在盛京 (康熙时治承德县,今辽宁沈阳市)。清初辖境相当今辽宁辽河以东,鸭绿江、图们江以西地区。其后辖境屡变。1913年废。


清顺治十四年(1657年)于盛京(今辽宁沈阳市)置。康熙三年(1664年)置承德县为府治。清初辖境约当今辽宁省辽河以东地区。后辖境有所改变。清末有今辽宁省辽河以东,铁岭、开原、法库等市县以南,千山、碧流河以西地区。1913年废。地处辽河中下游,北通松花江流域,南临辽东湾,东接朝鲜。为东北地区政治、经济、军事及文化中心。


猜你喜欢

  • 猴滩

    在今江西浮梁县东北。《方舆纪要》 卷85浮梁县: 猴滩,“ 《闻见录》: 由景德镇出县北石鼓岭,至猴滩,达祁门县”。

  • 符水

    在今四川通江县西北。《寰宇记》 卷140符阳县: 符水 “源出县东南三百步,西流经县南九十步,又西流入思公水”。符阳县以此名。清道光 《通江县志》 卷2: 符水 “在县西北,今小江也”。

  • 丹山县

    ①唐贞观四年(630)置,属资州。治所在今四川资阳市东八十里丹山镇。《元和志》卷31丹山县:“取界内崇丹山为名。”六年(632)并入内江县。七年(633)复置。唐末五代曾移治今资中县西五十里。北宋乾德

  • 崇文观

    三国魏置。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 青龙四年 (236),“夏四月,置崇文观,征善属文者以充之”。三国魏青龙四年(236年)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魏、晋洛阳故城北。建

  • 庸部

    西汉末王莽改益州置,治所在成都县 (今四川成都市)。东汉初公孙述改为司隶。《后汉书·公孙述传》: “及更始立,豪杰各起其县以应汉……商人王岑亦起兵于雒县,自称定汉将军,杀王莽庸部牧以应 (宗) 成,众

  • 洛口仓

    一名兴洛仓。隋大业二年 (606) 筑,故址在今河南巩义市东北。因地处洛水入黄河之口而得名。周围二十余里,穿三千窖,每窖可容粮食八千石。十三年 (617) 瓦岗军攻克此仓,并增筑洛口城,周围四十里。又

  • 清水郡

    北魏和平五年 (464) 置,属秦州。治所在清水县 (今甘肃清水县西北十五里)。辖境相当今甘肃清水县及天水市东部地。隋开皇初废。北魏和平五年(464年)析略阳郡置,治清水县(今甘肃清水县西北)。辖境相

  • 吴川水

    指今广东吴川市西之鉴江。《寰宇记》卷167吴川县:“吴川在县西。水中有三川石。”县以此名。《方舆纪要》卷104吴川县:吴川水在“县西一里。鉴江及陵、罗诸水自化州合流,至县北二十里复纳浮山水,流经城西,

  • 八寨

    明上林、忻城二县境红水河(泥江)两岸八个村寨之总称。《方舆纪要》卷109上林县“周安堡”条:“八寨者曰思吉、曰周安、曰古卯、曰古蓬、曰古钵、曰都者、曰罗墨、曰剥丁,后又益以龙哈、布咳为十寨。其地东达柳

  • 小西洋

    ①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西洋岛。见于清《海国闻见录》图。②指今南海西部。元大德《南海志》卷7:“单马令国管小西洋。”“三佛齐国管小西洋”。元代及明代初期,似以马六甲海峡为准划分大、小西洋。③明末以后一般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