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不招讨司
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西。后废。
元置,属吐蕃等处宣抚司。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西。后废。
清宣统三年 (1911) 置,属四川省。治所在今西藏洛隆县西硕般多。后属西康省川边道。“硕督”,藏语意为险岔口、税官岔口。旧县名。清宣统三年(1910年)置硕般多理事官。1913年改置硕督县,治硕般多
唐永徽元年 (650) 以突厥车鼻可汗属部置,属瀚海都护府。显庆中改属燕然都护府。地在今蒙古国西北部乌布苏省境,唐努乌拉山之南。总章二年 (669) 属安北都护府。后废。唐羁縻州。贞观二十三年(649
即今上海市浦东新区川沙镇东南九里江镇乡。清光绪《南汇县志》卷1:“江家路镇, 邑北四十三里。”
辽清宁中置,治所在混同县(今吉林松原市东三岔河镇东北石头城子)。金废。
明洪武初置,在今江西都昌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4南康府都昌县:团山驿在“县西南一里”。元置,在今江西省都昌县西南。属都昌州。明改为驿。
即阳平关。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三国志·魏书·钟会传》:魏军分道入蜀,“使护军胡烈等行前,攻破关城”,即此。《水经·漾水注》:“汉水又西南径关城北。”《北史·王悦传》:梁将梁深以白马城降,“时梁武
在今广西全州县西北,为湘江支流。《舆地纪胜》 卷60全州: 宜湘水 “在清湘县北九十里,出歌山”。清雍正 《广西通志》 卷13: 宜湘水 “源出 (全) 州北九十里山,东流三十里入湘江”。
旧名衡口镇。即今陕西安康市西七十里恒口镇。《清一统志 ·兴安府二》 谓衡口镇 “即衡河合月河之口也”。
即今浙江衢县西常山港。《方舆纪要》 卷93西安县: 信安溪 “在城西南二里,一名西溪,源出开化县东北百际岭,经常山县,东南流,至(衢州) 府城西南,合于衢江”。或称衢江为信安溪。《元丰九域志》 卷5:
即今江苏靖江市东北三十六里西来镇。清置巡司于此。(1)在江苏省靖江市东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7万。镇人民政府驻西来,人口 4500。明初其地为长江东口,天启年间长江主航道南移,北江滩涨,地脉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