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阳河
又名和水、和川水。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为荥经河支流。《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 “南有和水,亦名始阳河,亦名多功河,流入雅州青衣江。”
又名和水、和川水。即今四川天全县南之天全河,为荥经河支流。《明史·地理志》 天全六番招讨司: “南有和水,亦名始阳河,亦名多功河,流入雅州青衣江。”
在今山西大同市北六十五里得胜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得胜堡在 “府北五十里。嘉靖二十年置,万历二年增修,周三里有奇”。
①亦名小积石山。在今甘肃永靖县西南杨塔乡境内黄河北岸。《元和志》 卷39枹罕县: “积石山,一名唐述山,今名小积石山。在县西北七十里。”炳灵寺开凿于此。②一名大积石山。即今青海东南部阿尼玛卿山。《尚书
即今福建南平市西北大力口。宋淳祐中置巡司于此。清初废。
元置,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西岸付达哈河口。元《经世大典》:辽阳等处行中书省所辖狗站有“佛朵火站”。明改弗朵河站。
在今湖北荆门市东南。《水经·沔水注》:权水“出章山,东南流经权城北,权水又东入于沔”。
唐龙朔三年 (663) 分定襄都督府置,属单于都护府。侨治朔方县 (今陕西靖边县东北之白城子)。领郁射州、艺失州、卑失州、叱略州等。辖境相当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东境、锡林郭勒盟南境及克什克腾旗达里诺尔一
在今福建晋江市东南。《方舆纪要》 卷99晋江县: 浸羡场 “在县 (旧治即今泉州市) 东南六十里。产盐。元置管勾司,后改司令司。明洪武初,改为场。二十五年,又改设盐课司”。
即姚沟。今安徽无为县南姚沟镇。清乾隆 《无为州志》 卷4: 姚家沟 “在治东南四十里无为乡”。在陕西省凤翔县东部。面积134平方千米。人口2.4万。镇人民政府驻姚家沟,人口3320。1949年设姚家沟
亦作辛头河、信度河、申河。即今巴基斯坦境之印度河。东晋法显 《佛国记》: 摩头罗国 “自渡新头河至南天竺,迄于南海,四五万里,皆平坦,无大山川,正有河水”。《新唐书·地理志》 广州通海夷道: “广州东
北宋于废平陵县置,属武当县。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北。在广东省龙门县东部。面积143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平陵,人口 7080。因其地多丘陵,集镇地处低平处,故名。1952年为龙门县第五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