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牂柯郡。治所在今云南砚山县西北四十六里维摩。三国蜀建兴三年 (225) 为兴古郡治。西晋郡治他移,仍属兴古郡。东晋复为郡治。永和三年 (347) 后改宛暖县。古县名。
清雍正十三年(1735)升同州置,属陕西省。治所在大荔县(今陕西大荔县)。辖境相当今陕西韩城市以南,白水、蒲城二县以东,华县、华阴市以北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同州置,治大荔县(
在今广东德庆县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01德庆州:佛子岭,“岭势嵯蛾,路通封川县”。
在今浙江临海市西。《清一统志· 台州府》: 新罗山 “在临海县西三十里。与八叠岭相望。鸟道巑, 登陟艰阻。 山多野果, 土人利之”。
晋铁弗匈奴首领居地,又称代来城。当即今内蒙古东胜市西泊江海子乡大成梁古城。《魏书·太祖纪》: 登国六年 (391) 十一月,“壬午,大破直力鞮军于铁岐山南……戊子,自五原金津南渡河。辛卯,次其所居悦跋
在今四川乐山市北岷江小三峡。《三国志·蜀书·杨洪传》: 汉嘉太守黄元叛,洪曰: “敕(陈) 、(郑) 绰, 但于南安峡口遮, 即便得矣。”即此。在今甘肃省秦安县南渭河上
在今河南伊川县西南。《水经·汝水注》: 汝水 “东历麻解城北。故鄤乡城也,谓之蛮中”。
北宋置,属永泰尉司。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以大汁盐井为名。
在今贵州安顺市东北五里。明曹学佺 《名胜志》 云,“搏翠峰之麓有龙潭洞。出洞十余丈,即(天生) 桥”。
元置,在今福建武夷山市西北三十里大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