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州都督府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姚州(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北部。麟德以后辖境扩大,东边包有今昆明,南至曲江,西抵怒江。后来滇西北部分地被吐蕃占领。天宝后废。
唐武德四年 (621) 置,治所在姚州(今云南姚安县西北十七里旧城)。辖境约当今云南西北部。麟德以后辖境扩大,东边包有今昆明,南至曲江,西抵怒江。后来滇西北部分地被吐蕃占领。天宝后废。
唐显庆三年 (658,或作显庆元年656) 置,治所在柘县 (今四川理县西北与黑水县接壤地带)。《元和志》 卷32柘州: “以山多柘木,因以为名。” 天宝元年 (742) 改为蓬山郡,乾元元年 (75
即今浙江永嘉县西北白泉乡北大若岩。为楠溪江风景名胜区。《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永嘉县“破石山”条:赤水山“在府西北百三十里。时有赤水出岩下,一名石室山,上有石室容千人,道书以为第十二福地,亦曰大若岩”
在今黑龙江省巴彦县东北少陵河北。民国徐曦《东三省纪略》卷10:“门面山产煤。”
①即今江西金溪县西南芦河。《明一统志》卷54抚州府: 清江水 “在金溪县南三十里。其水清冽,宜沤楮,故士人造纸以清江著名”。《清一统志·抚州府一》: 清江水 “源出泸溪县界,凡数小港,合流出明山港口,
清置,属宽甸县。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北太平哨镇。在辽宁省宽甸满族自治县中部偏东。面积342.7平方千米。人口2.1万。镇人民政府驻太平哨,人口 2400。哨,即水中尖石,附近水中有一尖石,出于希望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一百二十里大洪山。《水经· 涢水注》: 涢水出大洪山,“山在随郡之西南。……时人以涢水所导,故亦谓之涢山矣”。《宋书·沈庆之传》: 元嘉年间,“涢山蛮最强盛,鲁宗之屡讨不能克,庆之剪
蒙古四大汗国之一。为成吉思汗孙旭烈兀的封地。蒙古宪宗三年(1253),蒙哥汗遣旭烈兀率军西征,攻占报达(今伊拉克巴格达)等地后建立,都帖必力思(今伊朗大不里士)。管辖地域以波斯和小亚细亚为中心,东至阿
今山东潍坊市东北寒亭镇。《续汉书·郡国志》 北海国平寿县: “有寒亭,古寒国,浞封此。”
①在今甘肃甘谷县城西南三里。山上原有石窟二十二处,殿阁屋宇九十四座均遭严重破坏,因有一尊高23.3米的石胎泥塑大佛而得名。《寰宇记》卷150秦州废伏羌县:“大像在废县东一里。石崖上有大像一躯,长八尺,
即今河北栾城县西北三十八里方村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0获鹿县图:东南有方村。(1)在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东南部。面积20.9平方千米。人口4.1万。镇人民政府驻方村,人口7230。1953年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