姥下镇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三十里,姥下河上游东岸娘娘庙乡。
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和县西南姥桥镇。北宋属历阳县。
北宋置,属历阳县。即今安徽和县西南三十里,姥下河上游东岸娘娘庙乡。
古镇名。即今安徽省和县西南姥桥镇。北宋属历阳县。
在今山西平陆县东南十里黄河北岸。《清一统志·解州》:沙涧渡“唐时造浮桥于此,西南去河南陕州十五里”。即此。
在今云南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城北十八里白沙街东。为明代木氏土司势力鼎盛时建。前为琉璃殿,建于永乐十五年(1417);后为大宝积宫,建于万历十年(1582),皆重檐歇山式建筑。大宝积宫旁有藏经楼,东北有大定
1915年于西布特哈总管地置,属黑龙江省。治所即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1934年日伪改设莫力达瓦旗。1915年由西布特哈地方析置,治西布特哈(今内蒙古莫力达瓦达斡尔族自治旗驻地尼尔基镇)。
元置,属晋江县。在今福建泉州市旧城西肃清门。明洪武九年 (1376) 改为晋安驿。
在今四川屏山县西二里凤凰山下,与龙关并为马湖府屏山县之屏障。《明史·地理志》 马湖府屏山县:“西有凤关。”
①即今云南洱源县东北三营乡。《清一统志·大理府》:三营“在浪穹县莲花山下。《旧志》:元世祖自石门关入取大理,见蒙次和为噤喉之地,留军三百户以镇之,因名三营。明洪武十五年,平云南。蓝玉遣兵攻拔三营万户砦
即今陕西乾县北三十五里冯市镇。《清一统志·乾州》:冯市镇“东通醴泉,北通永寿,为商旅走集之所”。
即今辽宁沈阳市东北浑河。源出辽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北滚马岭,西南流经沈阳市南,至辽阳市四十里会入辽河。《旧唐书·程务挺传》: 永徽六年 (655),程名振 “率兵破高丽于贵端水,焚其新城”。即是。古水名
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南十八里堤村乡。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1巨鹿县图:东南有狄村集。
在今陕西宁陕县。《清一统志·西安府三》:宁陕营“在宁陕厅南十五里老关口,嘉庆十九年建城,设参将驻守”。清嘉庆十九年(1814年)置,驻老关口(即今陕西宁陕县)。设参将驻守。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