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福建惠安县东。《方舆纪要》 卷99惠安县: 琼田延寿桥 “在县东五里。宋建为梁百二十九间,长二里许。自元以来增修,为县南诸溪汇流处,东出辋川入海”。
北周武帝初置,属南州。治所在源阴县(今四川万县市西南武陵镇)。辖境相当今四川万县市西南、忠县东北一带。建德四年 (575) 改为怀德郡。北周时置,治武宁县(今重庆万州区武陵镇)。辖境相当今重庆市万州区
在今贵州瓮安县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 征播之役,贵州兵蔡兆吉自乾坪抵箐冈,即此。在今贵州省瓮安县境。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征播之役,贵州兵蔡兆吉自乾坪抵箐冈,即此。
土名红土山。在今吉林安图县西南长白山东赤峰。《清一统志·吉林》:长白山,“《实录》:长白山之东有布库哩山,其下有池曰布勒瑚哩。相传有三天女浴于池,神鹊衔朱果置季女衣,季女含口中,忽已入腹,遂有身,寻产
①唐光化二年 (899) 改单州置,治所在砀山县 (今安徽砀山县)。辖境相当今安徽砀山、河南虞城及山东成武、单县等地。三年 (900) 徙治单父县 (今山东单县南一里)。五代唐同光二年 (924) 改
一作罗碌山。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南一百五十里。明代为瑶族聚居地。《明史· 广西土司传》: 洪武二十年 (1387),知府沈信言: “广西布政司参议杨敬恭为大亨、老鼠、罗碌山生瑶所杀,官军讨之,‘贼’ 登岩
唐置,属翼州。在今四川茂县西北。
在今浙江平湖市东北三十八里。《方舆纪要》卷91平湖县:芦沥浦“县北境之水,悉汇于此”。
①即高凉山。在今广东高州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104高州府茂名县: 高凉山,“ 《志》云: 山本名高梁,群峰并耸,盛夏如秋,故改梁为凉”。②即今四川梁平县东南与万县交界之精华山 (铁凤山)。《隋书·
在今江西崇义县西南。《方舆纪要》卷88南安府崇义县:小坑隘“相近有隐下阨、关田隘,又东南有流决隘”。《清一统志·南安府》 “横水隘”条下:小坑隘“在(崇义)县西南四十里。其西又有关田、流决二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