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淳化五年 (994) 升金溪场置,属抚州。治所即今江西金溪县。《舆地纪胜》 卷29抚州金溪县: “旧传上幕岭东有小溪,水色如金,县之取名以此。” 元属抚州路,明属抚州府。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192
北魏延和二年(433)改武乡县置,属乡郡。治所在今山西榆社县北三十里社城镇。太和十五年(491)移治今武乡县东十里故县乡。隋属上党郡。唐属潞州。武则天时改为武乡县,神龙元年(705)复改乡县,后又改名
又名化南镇。在今福建福清市东南。《清一统志·福州府》: 化南镇“在福清县东南六十里,地名前薛。有民城,明嘉靖中筑以御倭”。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城内。宋钱易《南部新书》:“荆南旧有五花馆,待宾之上地也。”
即今台湾省高雄县东北旗山镇。旧属台湾县,雍正九年 (1731) 设县丞驻此。后置罗汉门巡司。日本占领期间于1920年设旗山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旗山镇。在今台湾省屏东县北。清雍正九年(1731
亦作火站。即今塔吉克斯坦苦盏。《明史·西域传》:坤城“奉贡通名天朝者”有火占。
明洪武八年(1375)置,属四川行省。治所在今湖北来凤县西东流司乡。后废。
亦作木狭关、木硖关。在今宁夏固原县西南四十里陇山之口。《周书·文帝纪》:永熙三年(534),太祖讨侯莫陈悦于水洛城,“军出木峡关,大雨雪,平地二尺”。即此。峡,又作硖。在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南。为
又名天池山。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四十里。《方舆纪要》卷56石泉县:池山“山顶有池,不溢不涸,谓之天池”。
1946年置,属宁城县。即今内蒙古宁城县驻地天义镇。以北洋军阀时期此地曾有一商店名“天义号”而命名。1954年宁城县由八里罕迁治于此。在内蒙古自治区宁城县东部、东小河西岸。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29平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