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准字池
在今山东汶上县治堂上。《清一统志·兖州府二》:“《县志》: 自汉唐以来, 中有池,以石为之, 外方内圆,刻鲤鱼四, 环注以水,上不在水面,下不在底, 以示为政者中行之意。”
在今山东汶上县治堂上。《清一统志·兖州府二》:“《县志》: 自汉唐以来, 中有池,以石为之, 外方内圆,刻鲤鱼四, 环注以水,上不在水面,下不在底, 以示为政者中行之意。”
即今广东博罗县东北石坝镇,北近河源市界。清乾隆《博罗县志》卷3:“墟市”有石坝墟。(1)在安徽省明光市中部。面积111平方千米。人口2.8万。镇人民政府驻石坝,人口 2500。相传附近有十道石头坝,故
在今山西静乐县东南。《明史·地理志》静乐县:“东南有两岭关,置故镇巡检司于此,后移于稍东顺水村。”
1913年改云州置,后属云南腾越道。治所即今云南云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在云南省西南部。属临沧市。面积3760平方千米。人口40.5万。辖3镇、11乡(含2彝族乡、2彝族布朗族乡、2彝族傣族乡、1
①又称青山。即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北之大青山。《明史·鞑靼传》:“俺答常远处青山。”明瞿九思《万历武功录》卷8:“黄台吉遁走,休舍大青山。”吴公坝(古白道谷)和昆都伦沟(古稒阳塞,一称鄂博口)为南北交通
古九河之一。在今河北东光县之北、泊头市之南。《尚书·禹贡》 疏:“太史,禹大使徒众通其水道,故曰太史。……在东光之北,成平之南。”元于钦《齐乘》卷2:“逾漳而南,清、沧二州之间,有古河堤岸数重,地皆沮
一作粘八葛。即乃蛮。金属国。在今阿尔泰山一带,西至鄂毕河上源及额尔齐斯河上游。《金史·世宗纪》: 大定十五年 (1175) 七月,“粘拔恩与所部康里孛古等内附”。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羁縻西怀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634)属羁縻远州。后废。
在今甘肃平凉市西北崆峒山中。《明一统志》卷35平凉府:青龙洞“在翠屏山上,雨晴云辄归洞中,一名归云洞”。
故址在今江苏苏州市城内。南宋范成大《吴郡志》 卷6: 黄堂,“ 《郡国志》: 在鸡陂之侧,春申君子假君之殿也。后太守居之,以数失火,涂以雌黄,遂名黄堂,即今太守正厅是也。今天下郡治,皆名黄堂,昉此”。
即今四川蓬溪县东南蓬南镇。清道光 《蓬溪县志》 卷2: 蓬南场在 “县东南一百二十里。……通合州、定远大道”。在四川省蓬溪县东南端。面积80平方千米,人口5.7万。镇人民政府驻蓬南场,人口3940。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