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海县

宁海县

①东晋永和三年(347)分鄞县、章安置,属临海郡。治所在今浙江宁海县东十里白峤村。南朝梁属赤城郡,陈属章安郡。隋开皇九年(589)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属台州,徙治今浙江三门县城海游镇。七年(624)又废。永昌元年(689)再置,仍属台州,迁治今宁海县。元属台州路。明、清属台州府。民国初属浙江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

②东晋义熙七年(411)置,属海陵郡。治所在今江苏如皋市西南。唐废。

③唐至德二年(757)改安海县置,属玉山郡。治所在今越南广宁省芒街东南玉山。乾元初属陆州。北宋初废。

④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属奉天府。治所即今辽宁大连市东北金州镇。道光二十三年(1843)改为金州厅。

⑤1913年改宁海州置,属胶东道。治所在今山东烟台市东南宁海镇。1914年改名牟平县。


(1)古县名。(1)东晋安帝时置,治今江苏省如皋市西南。属山阳郡。隋开皇初如皋县并入,属扬州。大业时属江都郡。唐废。(2)唐至德二载(757年)改安海县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兴市东南。属睦州。宋初废。(3)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置,治今辽宁省大连市金州区。属奉天府。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改置金州厅。(2)旧县名。1913年由宁海州改置,治今山东省烟台市牟平区。1914年更名牟平县。(3)今县名。在浙江省东部沿海、三门湾内。属宁波市。面积 1931 平方千米。人口58.2万。辖15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东晋永和三年(347年),析会稽郡人户于临海郡章安地置宁海县(一说西晋太康初置),治今县东,属临海郡。明《郡县释名·浙江》:“以濒海而名曰宁海者,犹宁波之谓,且以别于临海也。”隋开皇九年(589年)省入临海县。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海游(今属三门县),七年又省入章安县。永昌元年(689年)再置,治广度里(今城关镇),属台州。元属台州路,明、清属台州府。1914年属会稽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属台州专区,1952年改属宁波专区,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1958年撤县并入象山县。1961年复置,仍属宁波专区(1970年改地区),1983年后属宁波市。地处浙东沿海丘陵区。北濒象山港,东南临三门湾。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产稻、棉花、茶叶、柑橘、油菜籽、毛竹等,为省重点产棉、柑橘、茶县之一。渔业有远洋捕捞和近海养殖。特产西店牡蛎、长街蛏子、望府银毫、凫溪香鱼。工业有纺织、食品、塑料、机械、电子、电器、服装等。民间多建筑工匠。甬临、象西、宁西公路贯境。海运便利,可达沿海各港口。名胜古迹和纪念地有南溪温泉、柔石故居、潘天寿故居、王锡桐起义遗址、跃龙山、石孔双山、茶院平窑宋代古窑址等。


猜你喜欢

  • 白牛逻

    在今河北博野县东南。《魏书·肃宗纪》:孝昌二年(526),“葛荣败都督广阳王渊、章武王融于博野白牛逻”。即此。

  • 北沛郡

    南朝梁置,属霍州。治所在新蔡县(今安徽霍山县东北)。隋开皇初废。南朝梁置,治新蔡县(今安徽霍山县东北)。隋开皇初废。

  • 大苗里溪

    即今台湾省台东县南太麻里溪。《清史稿·地理志》 台东州:“大苗里溪”等“并在州东南,入于海”。

  • 普淜

    即今云南祥云县东南普淜彝族乡。民国属姚安县,有县佐驻此。

  • 里洞营

    即今广东新兴县东南里洞镇。《方舆纪要》卷101肇庆府新兴县“张公脑营”条:里洞营“在县南四十里。嘉靖二十七年置”。

  • 永泰县

    ①唐武德四年(621)置,属梓州。治所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六十里永泰乡。《元和志》卷33永泰县:“地号永泰,因以为名。”天宝初属梓潼郡,乾元初复属梓州。北宋熙宁五年(1072)废入盐亭县。十年(1077)

  • 彪溪

    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西之小溪。《方舆纪要》卷94景宁县: 彪溪在“县西五十里。《志》云:县境之水自庆元界来,又自龙泉县大溪诸水分流入境,回环曲折,合县境诸溪流,经县北,东注青田之大溪”。

  • 流溪墟

    即今广东从化市东北五十里良口镇。旧名莲塘村,清顺治中迁流溪巡司于此。

  • 金山县

    ①北周天和六年 (571) 置,属巴西郡。治所在今四川安县东北永安镇。《元和志》 卷33龙安县: 金山县以山为名。隋属金山郡。后废。②北周置,属甘州。治所在今甘肃民乐县境。寻废。③隋开皇十五年 (59

  • 枫树岭

    在今安徽宁国县西南六十里。《清一统志·宁国府一》 “麈岭” 条下: “又北二十里为枫树岭,与独蛇、伏岭、分水、丛山四关,皆茂密险隘之地。明嘉靖中建哨台于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