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宁陕县

宁陕县

1913年改宁陕厅置,属陕西汉中道。治所在今陕西宁陕县北十五里老城乡。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6年迁治关口,即今宁陕县。


在陕西省南部、秦岭中段南麓。面积 3678 平方千米。人口7.4万。辖10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析长安、镇安、盩厔、石泉、洋县等五县地于老城置五郎厅。嘉庆五年(1800年)改称宁陕厅,属西安府。取“陕西永宁”意。1913年撤厅设宁陕县,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35年冬红25军攻克县城,次年县治迁关口(即今址)。1949年属安康分区。1950年属安康专区。1958年撤销县制,辖地并入石泉县。1961年恢复原建制。1969年属安康地区,2000年属安康市。地处秦岭山地区。汉水水系的汶水河、蒲河、长安河、池河、旬河等,均源于县境。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有大熊猫、金丝猴、羚牛、锦鸡、大鲵和长尾雉等珍稀动物。是省森林工业基地县之一,森林覆盖率71.9%。农产以玉米、稻、小麦、大豆、薯类为主。矿产有铁、铅、锌、钼、大理石、石灰石等。工业有胶合板、刨花板、软木砖等。西万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龙壁山

    在今广西柳州市东北。唐柳宗元《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记》:浔江(今柳江)受背石支川,“因是北而东,尽大壁下,其壁曰龙壁,其下多秀石可砚”。《方舆纪要》卷109柳州府马平县:龙壁山“在府东北十五里。有石壁峭

  • 布祜图山

    一作布虎图山。即白鹿山。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大阳山。《清一统志·承德府一》:布祜图山“在建昌县属喀喇沁左翼(今南公营子)东三十里。即古白狼山,汉名白鹿山”。

  • 湘鄂赣省苏维埃旧址

    在今湖南平江县东七十里长寿镇。原为天主堂。1931年9月在此召开湘鄂赣边区工农兵代表大会,成立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和军区。辖湖南省平江、浏阳、醴陵、岳阳、湘阴、临湘,湖北省大冶、阳新、通城、通山及江西省

  • 考窠岭

    在今福建南平市北。《方舆纪要》卷97南平县:“考窠岭在府北。上有十二峰,平地耸起,高十余丈,中有捷路,直走郡城。旧置砦于此,曰鹅鼻头尖砦,为屯兵侯望处。”

  • 光安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西安县置,属驩州。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西北香山附近。大业初属日南郡。后废。唐武德五年(622)复置,为源州治。贞观后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以西安县改名,治今越南河静

  • 昭武县

    ①西汉置,属张掖郡。治所即今甘肃临泽县东北昭武村。《后汉书· 梁慬传》: 永初二年(108),“羌诸种万余人攻亭侯,杀略吏人。慬进兵击,大破之,乘胜追至昭武”。即此。西晋改为临泽县。②三国吴永安三年

  • 夷水

    ①又名鄢水。即今湖北西北部蛮河。为汉水支流。《水经·沔水注》:“夷水,蛮水也。桓温父名夷,改曰蛮水。夷水导源中庐县界康狼山,山与荆山相邻。其水东南流,历宜城西山,谓之夷溪,又东南径罗川城,故罗国也。又

  • 昭亭山

    即敬亭山。在今安徽宣州市北十里。《舆地纪胜》 卷19宁国府: 昭亭山,“宋 《永初山水记》云,宛陵北有昭亭山”。《元丰九域志》 卷6: 宣城县有昭亭山。即“敬亭山”。

  • 小屯村

    在今河南安阳市西北。其地发现商代后期都城遗址,即著名的殷墟。

  • 营城

    即营丘城。在今山东淄博市临淄西北二里临淄故城。《汉书·王子侯表上》 有 “营平侯信都。齐悼惠王子”。《水经·淄水注》: 渑水 “出营城东,世谓之汉溱水也。西北流径营城北。汉景帝四年,封齐悼惠王子刘信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