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安南

安南

唐调露元年(679)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简称“安南府”或“安南”。“安南”之名始此。五代晋时独立,建国号为大瞿越,后又作大越。北宋开宝三年(970)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八年又封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改封安南国王,此后遂称其国为安南。明永乐五年(1407)成为明朝一省,于其地置交趾布政司,宣德二年(1427)独立,仍称安南。清嘉庆八年(1803)改国号为越南,但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我国民间仍沿称其地为安南。


唐调露元年(679年)改交州都督府为安南都护府,简称安南府、安南。“安南”之名始此。五代晋时独立,建国号为大瞿越,或大越。北宋开宝三年(970年),封其王为安南郡王;八年又封为安南都护、交趾郡王;南宋淳熙元年(1174年)改封安南国王,此后遂正式称其国为安南。明永乐五年(1407年),成为明朝一省,于其地置交趾布政司,宣德二年(1427年)独立,仍称安南。自宋迄元、明、清各朝均接受册封。其南部疆域不断扩张,早在11世纪,即蚕食南部邻国占城领土,15世纪以后,逐渐占有占城国全部和真腊国(今柬埔寨)一部分,拓地至暹罗湾。清嘉庆八年(1803年)改国号为越南,光绪十年(1884年)沦为法国保护国,分其国为东京(北圻)、安南(中圻)、交趾支那(南圻)三部,但直到1949年前,我国民间仍沿称其地为安南。


猜你喜欢

  • 婆居县

    亦作波居县。唐置,属羁縻长宁州。治所在今四川长宁县境。后废。

  • 玛延昂阿卡伦

    亦作玛延河口卡伦。清置,属三姓副都统。在今黑龙江省方正县北蚂蚁河口东岸。光绪《吉林通志》卷17:玛延河口卡伦在“(三姓)城正西,松花江南岸二百余里”。

  • 硖石

    ①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晋书·魏浚传》:“永嘉末,与流人数百家东保河阴之硖石。” 《魏书·孝庄纪》: 永安二年 (529),“秋七月戊辰,都督尒朱兆、贺拔胜从硖石夜济,破颢子冠受及安丰延明军,元颢败走

  • 庄浪卫

    明洪武十年(1377)改庄浪县置,治所即今甘肃永登县。十二年(1379)为陕西行都司治所。二十六年(1393)陕西行都司徙治甘州卫,庄浪卫仍属陕西行都司。三十一年(1398)降为庄浪千户所。永乐元年(

  • 陵阳渠

    在今内蒙古五原县境。引黄河水溉田。《新唐书·地理志》 丰州九原县: “有陵阳渠,建中三年浚之以溉田,置屯,寻弃之。”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五原县境内。唐大历年间开凿,因耗费过巨,未能完工,遂废。

  • 哈姜

    即今青海玛多县西北哈姜。1949年置星川设治局治此。

  • 泰日桥镇

    俗称坍石桥。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北二十四里太日镇。清光绪 《江苏全省舆图》 奉贤县: “泰日桥镇在城 (今奉城镇) 西北二十四里。”

  • 肃慎

    又作息慎、稷慎。商、周时居不咸山 (今吉林长白山) 北,东滨大海,北至黑龙江中下游。《山海经·大荒北经》: “大荒之中,有山名曰不咸,有肃慎氏之国。” 东晋郭璞注: “今肃慎国去辽东三千余里。” 《书

  • 龙井涧

    在今湖南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北十里。《方舆纪要》卷82靖州:龙井涧“源出飞山,绕流经城西,达于渠河”。

  • 巫山人遗址

    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南庙宇镇东北六里龙骨坡。1985—1988年在此发现古人类化石(门齿和两齿的下颌骨),科学测定为距今201—204万年。又发现人类祖先近亲,距今248万年十多种巨人化石,以及中国黑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