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夷军
唐贞元七年(791)置,治所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市)。后徙内江县北(今内江市西北)。《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安夷军“韦皋于资州建安夷军,以维制诸蛮。在内江上流二十里太平坝,今名安汉坝”。后废。
唐贞元七年(791)置,治所在资州(今四川资中市)。后徙内江县北(今内江市西北)。《舆地纪胜》卷157资州:安夷军“韦皋于资州建安夷军,以维制诸蛮。在内江上流二十里太平坝,今名安汉坝”。后废。
1913年改花马池分州置,属甘肃宁夏道。治所即今宁夏盐池县。因境内有盐池故名。1928年属宁夏省。在宁夏回族自治区东部,与甘肃省、陕西省、内蒙古自治区毗邻。属吴忠市。面积8366平方千米。人口15.8
在今黑龙江省抚远县东南青海乡南。清光绪《吉林通志》 卷17: 乌苏里江西岸,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和罗”。
①东汉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河南信阳县西北。西晋属义阳郡。东晋太元中改为平阳县,移治仁顺城(今河南信阳市)。南朝宋孝建三年(456)析平阳县复置。南齐属北义阳郡。北魏废。②南朝梁置,属城阳郡。治所在今
明洪武元年 (1368) 改高邮府置,属扬州府。治所即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高邮、兴化二市及宝应县境。1912年改为高邮县。明洪武元年(1368年)降高邮府置,治高邮县(今江苏高邮市),辖境相当
一作蓬楚藏布。即今西藏定日县南之朋曲。上源有三: 一出书尔木藏拉山,一出希夏邦马峰,一出瓜查岭,合东南流,折而南流入尼泊尔境,称阿龙河,又南至印度境注入恒河。清乾隆《卫藏通志》 卷3 《山川》: “朋
北齐改太湖左县为太湖县,属龙安郡。治所即今安徽太湖县。隋开皇三年(583)改为晋熙县,十八年(598)复为太湖县,属熙州,大业初属国安郡。唐属舒州。宋属安庆府。元属安庆路。明属安庆府。民国初属安徽安庆
西汉元鼎六年 (前111) 置,属河东郡。治所在今山西闻喜县东北二十里。《汉书·武帝纪》:武帝 “将幸缑氏,至左邑桐乡,闻南越破,以为闻喜县”。东汉移治左邑 (今闻喜县)。北魏属正平郡。北周武帝移治柏
在今湖北大冶市东。《明史·地理志》 大冶县:“又东有围炉山,出铁。”
亦作永清栅。即隋大同城。在今内蒙古乌拉特前旗东北乌梁素海东(唐天德军西南三里)。唐乾元元年(758)镇北都护府曾权居于此。
即今广东平远县西南石正镇。《方舆纪要》卷103平远县:石镇营在“县西南百里,向有官兵戍守。又有石镇村隘。《志》云:石镇与兴宁大帽山贼巢接壤,其路险,可以遏敌。其山嵯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