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居水
又名大安溪河、琼江。今四川遂宁市南之关溅河,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普州普慈县:“安居水在县北一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大安溪,“《九域志》谓安居水中多鲤鱼。故老云:孟蜀尝取鱼于此,禁人采捕,当时号曰禁溪”。《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安居溪“在铜梁县西北,旧安居县南城外。一名关箭溪,又名琼江。自遂宁县东流至阳马桥入县界,六十里至县南关,又东北入涪。小舟通至阳马桥”。
又名大安溪河、琼江。今四川遂宁市南之关溅河,为涪江支流。《元和志》卷33普州普慈县:“安居水在县北一里。”《舆地纪胜》卷158普州:大安溪,“《九域志》谓安居水中多鲤鱼。故老云:孟蜀尝取鱼于此,禁人采捕,当时号曰禁溪”。《清一统志·重庆府一》:安居溪“在铜梁县西北,旧安居县南城外。一名关箭溪,又名琼江。自遂宁县东流至阳马桥入县界,六十里至县南关,又东北入涪。小舟通至阳马桥”。
在今北京市朝阳区安定门外黄寺路北。为清顺治八年(1651)敕建,名普静禅林,是活佛脑木汗驻锡之所。后因寺西又建一座藏传佛教寺院西黄寺,普静禅林遂称为东黄寺。该寺于20世纪50年代被拆除。
当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北洮儿河支流归流河。《明一统志》卷25辽东都司:兀良河“源出沙漠,南流合洮儿河、脑温江入混同江,东流入海”。《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兀良河“在临潢北。《志》云:源出沙漠,东
在今山西东部。《国语·晋语四》: 晋文公 “乃行赂于草中之戎与丽土之狄,以启东道”。韦昭曰: “二邑戎、狄,间在晋东。” 蒙文通 《古代民族移徙考》 依马融说,谓在东阳,即今河南淇县东北。
在今贵州六枝特区东南西堡司东南五十里。《明史·地理志》 安顺府西堡长官司: “东南有楚由洞山。” 明曹学佺 《名胜志》: 楚由洞“山高数仞,洞在山畔,深广百里”。
即今福建周宁县西北赤岩。明属政和县,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清初废。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赤岩沟口,人口620。镇以驻地名。1950年设花园乡,1
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石港乡。《清一统志·饶州府》:石港城“在安仁县东南十里。元至正中, 邑人王溥就所居,依山临溪,筑城以自固。明洪武初归附,置税课局。今为石港市”。元至正年间筑,在今江西省余江县东北。明
云峰山又名文峰山。在今山东莱州市东南十五里。石刻多在突出岩石的侧面,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由山麓到极顶零星分布,共三十余处。大多为北魏书法家郑道昭手书。据《魏书·郑道昭传》 载:道昭字僖伯,少而好学,博
1934年伪满置,省会在锦县 (今辽宁锦州市)。辖境相当今辽宁阜新、黑山、盘锦等市县西南地。1945年日军投降后废。
①唐大历八年(773)置,治所在华亭县(今甘肃华亭县)。《资治通鉴》:唐大历十年(775),“凤翔节度使李抱玉奏破吐蕃于义宁”。即此。②唐乾符五年(878)置,治所在今福建建宁县西里心。后降为永宁镇。
一名金山关。在今湖北大悟县东黄站镇(黄陂站)。《明史·地理志》 黄安县: “西北有金扃关,亦曰金山关,与河南罗山县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