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官亭镇

官亭镇

①即今河北巨鹿县北三十里官亭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51巨鹿县图: 北有官亭镇。

②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北。《清一统志 ·淮安府二》: 官亭镇 “旧名崇河集。明初都金陵,此为山东驿传中道,设爬泥荡铺,建有官亭,故名。……多鱼蒲菱芡之利,后因河决地淤”。

③即今安徽肥西县西北六十里官亭镇。清乾隆时设巡司于此。

④一作官停。即今河南长葛市北官亭乡。民国《长葛县志》 卷2 《镇集》: “官亭集,在县西北十八里。”


(1)在河北省巨鹿县北部。面积69.5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官亭,人口 3730。1953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乡,1986年改镇。产小麦、玉米、棉花。有面粉、皮革、修配等厂。冯南、巨宁公路经此。(2)在安徽省肥西县西部偏北。面积77.9平方千米。人口3.2万。镇人民政府驻官亭,人口 4020。古为庐州至六安州的驿道,建有亭子供过往官员憩息,故名。1949年设官亭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置镇。1992年焦婆乡并入。主产稻、小麦、油菜籽、棉花、花生等。有粮油加工、农机、油毡等厂。为肥西县西部重要集镇。宁西铁路、合叶公路经此,为官界公路起点。(3)在甘肃省宕昌县南部。面积114平方千米。人口 6900。镇人民政府驻官亭村,人口 1300。清代西固县在此迎接官员,取名接官厅,后演变为今名。1954年为官亭、邓桥乡。1958年建官亭公社,1983年改乡,1987年置镇。盛产党参、当归、花椒。官亭林场驻此。岷江上有三国时邓艾父子所建邓艾桥。为县南部农贸集市。212国道经此。(4)在青海省民和回族土族自治县城南部,临黄河。面积74平方千米。人口1.6万。镇人民政府驻官亭,人口 4240。因古为临津渡进入青海的第一站,近世于此设有接官厅,后“厅”讹为“亭”,沿用至今。自汉武帝开河西走廊,打通西域的通道后,即为丝绸之路南道自临洮西行的要冲。历史上曾有东晋高僧法显、南朝宋时的法勇;北魏时的丘惠生及宋云;隋炀帝及唐高僧道宣等,都曾先后取道于此,前往西域或经西藏去印度。西晋为白土县治。十六国南凉为三河郡治。1931年设官亭镇。1949年归第五区。1956年设乡。1958年改公社。1984年复为官亭镇。产春小麦、油菜籽、青稞、豌豆、蚕豆、马铃薯等,盛产蔬菜、瓜果。畜牧业有马、牛、羊。有农副产品加工、运输、饮食服务等业。每年农历七月到九月为“纳顿节”,是土族人民欢庆的歌舞盛会。有临民公路,可通甘肃省。古迹有新石器时代遗址、临津关黄河古渡口。


猜你喜欢

  • 连平县

    明崇祯六年(1633)置,属惠州府。治所即今广东连平县。《清一统志·惠州府》 “惠化都”条载:明隆庆以后,陈阔口等起义军以九连山为根据地进行长期斗争,后被镇压下去,因置连平县,“以九连克平为名”。同年

  • 湖里县

    西魏置,属南乡郡。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南。北周废。

  • 战国赵邑。在今河北饶阳县东北。《史记·赵世家》: 悼襄王六年 (前239),“封长安君以饶”。西汉置饶阳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饶阳县东北。《史记·赵世家》:悼襄王六年(前239年),“封长安

  • 巴汉招庙

    即小招寺。在今西藏拉萨市中心。清《西藏图考》卷5:“巴汉招庙即小招。”蒙古语“巴汉”意为小,“招”意为庙。

  • 铁木山

    在今甘肃会宁县西北。《清一统志·巩昌府》: 铁木山 “在会宁县西北 一百里。山色如铁,故名”。又称香林山。在甘肃省会宁县西。元大臣铁木儿游牧于此,故名。山高峻险,林木荫翳。海拔2297米。山东麓有九泉

  • 海藏寺

    在今甘肃武威市西北。始建于晋,后经历代重修。现存主要建筑牌楼、山门、大雄宝殿为清代所建。《清一统志·凉州府》: 海藏寺 “在武威县城西北十里”。

  • 同笋汛

    清置,属广顺州。即今贵州长顺县西十五里筒笋乡。旧有把总驻守。

  • 杉关

    在今福建光泽县西南,与江西黎川县接界。《清一统志·邵武府》:杉关“在光泽县西北七十里杉岭上,西去江西建昌府一百二十里,为江闽往来之通道。相传唐广明元年置,元至正十九年,陈友谅兵陷杉关,侵福建。二十五年

  • 都宁山

    在今广东顺德市北三十里。为市北屏障。《方舆纪要》 卷101广州府顺德县: 都宁砦,“ 《志》云: 宋祥兴帝赴海时,有苏由义者夺巷得出,得赵氏后,更名旦,集众千余人图恢复,都于由义所居之西山,逾月旦卒,

  • 新和硕特旗

    又称扎萨克台吉旗。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 设,属青塞特奇勒图盟。驻牧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一带。古旧旗名。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以新和硕特部置,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