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桥
①一作管桥。在今山东滕州市南四十里,跨薛河上。《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官桥 “隋开皇八年建”。
②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北。清咸丰元年 (1851),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北。清末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
①一作管桥。在今山东滕州市南四十里,跨薛河上。《清一统志·兖州府二》: 官桥 “隋开皇八年建”。
②在今广西武宣县东北。清咸丰元年 (1851),太平军大败清军于此。
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武宣县东北。清末太平军于此大败清军。
元初置,属平滦路。治所在乐亭县 (今河北乐亭县)。寻废。
当在今内蒙古西乌珠穆沁旗境。《方舆纪要》卷18大宁卫:小山泉“在庆州西境。永乐中,遣将北征,闻元祖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遂由大宁庆州兼道而进,次游魂南,道无水,军士渴甚,路旁小山忽涌四泉,士马得不困
即今新疆中部之天山。《元和志》卷40伊州伊吾县:天山“一名白山,一名折罗漫山。在州北一百二十里”。古山名。又称初罗漫山、时罗漫山、白山。即今横贯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部,西端伸入中亚的天山山脉。匈奴称
即中亚之锡尔河。《元史·郭宝传》: 甲戌岁 (公元1214年),随成吉思汗西征,“次忽章河,西人列两阵迎拒,……进兵下挦思干城”。
即今海南省文昌县东南清澜港。《方舆纪要》 卷105文昌县: 清澜港 “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县东下场溪西,二处合流,至此与海潮相会而成港”。明置千户所于此。在今海南省文昌市清澜南。清于此设海口协把总防守
即今河南滦川县西北三十里陶湾镇。清尹耕云 《豫军纪略》 卷 10: 同治三年 (1864) 二月,“宋庆驻陶湾,顾西路; 张曜驻三川,策应各路”。
即今广东东源县东北义合镇。清光绪《广东舆地全图》:河源县东北有义合墟。
北宋置,属犍为县。在今四川马边彝族自治县东北九十里荣丁乡。《宋史·蛮夷传四》: “董蛮在马湖江右……蛮数寇抄。熙宁、绍圣中,朝廷皆为徙赖因监押驻荣丁砦。” 即此。
宋大理改长州置,属善阐府。在沙礼卧城(即今云南嵩明县)。《元史·地理志》 嵩明州: “昔汉人居之,后乌、白蛮强盛,汉人徙去,盟誓于此,因号嵩盟。今州南有土台,盟会处也。” 《元混一方舆胜览》: “乃诸
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西李埠镇一带。《方舆纪要》卷78江陵县“万城堤”条下:“李家埠堤在府西三十里。自万城以东为冲决要口。弘治十二年堤决湮溺甚众。自是修筑坚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