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定陶县

定陶县

①秦置,属东郡。治所在今山东定陶县西北四里。西汉彭越为梁王,都定陶。后为济阴郡治。隋属济阴郡。唐省入济阴县。北宋太平兴国四年 (979) 复置,为广济军治。金属曹州。明洪武初废。四年 (1371) 复置,属济宁府,徙今治。正统十一年 (1446) 改属曹州。清属曹州府。民国初属山东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

②亦作安陶县。西汉置,属定襄郡。治所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黄合少乡北二十家子西村东古城。东汉废。

③东魏武定中侨置,属南济阴郡。治所在今安徽宿州市北四十里定陶山下。《寰宇记》 卷17宿州符离县: 定陶县 “在 (定陶) 山下,因为名”。北齐废。


(1)古县名。(1)东晋侨置,治今江苏省睢宁县境。属济阴郡。南朝齐永明元年(483年)废。(2)东魏侨置,治今安徽省宿州市北。属南济阴郡。北齐时废。(2)今县名。在山东省西南部。属菏泽市。面积845.9平方千米。人口60.7万。辖7镇、4乡。县人民政府驻定陶镇。县名由来,系因古有陶丘,“范蠡以陶为天下之中,遂定居焉,故曰定陶”。西周、春秋曹国都陶邑,后属宋、齐。秦置定陶县,治今县西北,属东郡。汉初梁国都此,后为济阴郡治。此后多次改侯国。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西兖州,治济阴郡定陶县。北周改西兖州为曹州。隋开皇六年(586年)又析定陶县置济阴县。唐省定陶入济阴,定陶改为镇。北宋太平兴国二年(977年)升定陶镇为广济军,复置定陶县。金废军,改属曹州。明洪武元年属济宁府,四年迁今治;十年(1377年)省定陶入成武,十三年复置。正统十年,随曹州属兖州府。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属曹州府。1914年属济宁道,1925年属曹濮道,1928年直属省。1942年建定陶县抗日民主政府。1949年随菏泽专区属平原省。1952年撤平原省,归属山东省。1958年撤定陶县,其境划归成武、菏泽二县。1961年复置,仍属菏泽专区。1967年属菏泽地区。2000年菏泽地区撤销,属菏泽市。地处黄河冲积平原,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境内有洙水河、万福河、东鱼河等河流。属南温带半湿润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棉花为主,是全国百个产棉大县之一。特产青山羊、青猾皮。矿产有煤炭等。工业有机械、纺织、印刷、化工、皮革、刺绣、五金、建筑、粮棉加工等。京九铁路纵贯全境,临商、定砀、定丰、刘民等公路在境内穿越。古迹有周代曹国君曹叔振铎之墓、汉代官堌堆遗址等。


猜你喜欢

  • 孝义厅

    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析咸宁、蓝田、镇安三县地置,属西安府。治所在大山岔(今陕西柞水县北三十里)。嘉庆七年(1802)移治旧县关(今柞水县)。1913年改为孝义县。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析咸

  • 封乡

    即今河南兰考县东仪封。民国属兰封县,有县佐驻此。

  • 松山港

    在今福建霞浦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6福宁州: 松山港在 “州东南松山下。上接诸溪涧之水,至松山前,与海潮汇。前有沙洲,后有沙径,海船多泊于此”。

  • 阳樊

    一名樊,春秋周邑,后属晋。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南。《左传》:僖公二十五年(前635),晋文公定王室,“次于阳樊”。四月,晋侯朝王,王“与之阳樊”。即此。《续汉书·郡国志》:河内郡修武县“有阳樊”。注:服虔

  • 东庐山

    亦名庐山。即今江苏溧水县东南二十里东庐山。《寰宇记》卷90引山谦之《丹阳记》云:“溧水县西八十里有庐山,与丹阳分岭。俗传严子陵结庐于此。或云山形似庐舍,因以为名。”《舆地纪胜》卷17谓之东庐山。即江苏

  • 水口

    ①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南水口镇。清设兴宁营把总驻防。②在今四川巫山县西北下田乡北之水口。清光绪《巫山县志》卷2:水口在“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宋时于此置水口监。今废”。(1)古地名。又称水口隘。在今广东省兴宁

  • 邛州

    南朝梁置,治所在蒲口顿(西魏改置依政县,在今四川邛崃市东南五十五里)。《元和志》卷31邛州:“南接邛来山, 因以为名。”隋大业二年(606)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 治依政县。显庆二年(657)

  • 小淹市

    即今湖南安化县东五十五里小淹镇。清光绪《湖南通志》卷1安化县图:县(旧治在今县东南梅城镇)北有小淹市。

  • 高浦

    即今福建厦门市西北高浦。明属同安县,置高浦巡司于此。万历九年 (1581) 移至白礁,废。

  • 写凤州都督府

    唐龙朔元年(661)置,属安西都护府。治所在帆延国罗烂城(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巴米安)。8世纪中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