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城郡
西魏改华山郡置,属襄州。治所在汉南县(今湖北宜城市)。北周废。
西魏改华山郡置,属襄州。治所在汉南县(今湖北宜城市)。北周废。
即今四川合川市东南盐井镇。清光绪《合州志》 卷4: 盐井溪 “距城四十里”。
在今四川富顺县南二里。《方舆纪要》卷70富顺县:劝农山“在县治南。岩洞殊胜,前接圣灯山。山之西有石峰峭拔”。《清一统志·叙州府一》:劝农山“宋太守黄商卿常劝农于此。上有洗马池、清泉洞”。
在今新疆皮山县东南二百余里。清光绪《新疆四道志》卷4喀什噶尔叶城图说:“杜哇山,在城东南五百三十二里。”
北宋置,属延州延川县。在今陕西清涧县东北八十里。后废为顺安驿。
①在今安徽凤阳县东南。《寰宇记》卷128钟离县:云母山“一名濠上山。在州东南三十里。按《神仙传》云:云母,彭祖服食之时,人共传采于此山。今或有道者采取而已”。②在今广东增城县东北。《寰宇记》卷157广
即昆都。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北坤都镇。伪满时为阿鲁科尔沁旗驻地。
一名藤田镇。又名层山镇。即今江西永丰县东南藤田镇。
①西晋太康二年 (281) 改毗陵典农校尉置,属扬州。治所在丹徒县 (今江苏丹徒市东南丹徒镇)。后徙治毗陵县 (今江苏常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镇江、常州、无锡、江阴、武进、丹阳等市县地。永嘉五年 (3
即土兀拉河。又作秃兀剌、秃忽剌、秃剌、土剌。今蒙古国土拉河。《元史·太祖纪》:“遂会(汪罕)于土兀剌河上,尊汪罕为父。”
亦曰狼牙口。即今河北涞源县西南狼牙口。《元史·张柔传》: 太祖十三年 (1218),“国兵出紫荆口,柔率部逆战于狼牙岭,马蹶被执,遂以众降”。古山名。在今河北省唐县倒马关西南。《续资治通鉴》:金兴定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