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山

宜山

①在今浙江临海市西。《方舆纪要》 卷92台州府: 宜山在 “府西六十里。其巅平衍,良畴可千顷,潭瀑沾溉,旱不能灾”。

②在今广西宜州市北一里。《元丰九域志》 卷9:宜州龙水县有宜山。《方舆纪要》 卷109庆远府:宜山在 “府城北一里。群山皆高大,此独卑小,下临龙江,宜于登眺,因名。唐以此名州,宋复以此名县”。


猜你喜欢

  • 恩荣坊

    在今河南浚县西五十里卫贤镇南大街。明万历四十五年 (1617) 为明代赐进士第承德郎主事孟楠所建。石构建筑。高、宽皆10米,为四柱三间五楼式建筑。图案生动,雕刻精细。明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孟楠建

  • 典巴土司

    一作克典巴土司。清雍正时置,属西宁办事大臣。为玉树四十族之一。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境。乾隆 《西宁府新志》 卷19 “塞外贡马番族”中,有 “住牧多洛尼托克地方典巴族”。清末并入安冲土司。

  • 广惠寺

    ①在今河北正定县城内生民街路东。《清一统志·正定府》:广惠寺“在正定县东南。一名华塔寺。《旧志》:唐贞元中建。本朝乾隆十五年,高宗纯皇帝圣驾自河南回銮,有《登正定广惠寺多宝塔御制诗》,并考据寺碑,知寺

  • 白亭海

    亦名休屠泽、西海、猪野泽。在今甘肃民勤县东北。《元和志》卷40姑臧县:白亭军“因白亭海为名”。《寰宇记》卷152:“白亭海,白亭水色洁白,因以为名。”《清一统志·凉州府一》:“按舆图,今三岔河自镇番东

  • 矩州

    唐武德四年 (621) 置,属黔州都督府。治所即今贵州贵阳市。南宋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年)置,治今贵州贵阳市。辖境相当今贵州省贵阳市及清镇、龙里、修文等市县部分地区。南宋后废。

  • 安阳城

    ①在今山东曹县东。《史记·项羽本纪》:宋义救赵,“行至安阳,留四十六日不进”。又,《傅宽传》:傅宽“从攻安阳、杠里”。《正义》谓“今宋州楚丘县西十里安阳故城是也”。②在今河南陕县东南硖石乡西四十里。《

  • 巨麓岭

    在今山西岢岚县西南。《方舆纪要》卷40岢岚州:巨麓岭在“州西南五十里,西南至兴县六十里接境处也。山多松,一名万松山,或谓之松子岭”。

  • 诸葛山

    ①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115通海县: “诸葛山在县东南三里。相传武侯南征屯兵于此,因名。”②在今贵州铜仁市西十里。明曹学佺《名胜志》:“形势突兀,俯瞰诸垤,上有武侯屯营故址。”

  • 汶阳郡

    东晋义熙初析新城郡置,治所在高安县(北周改远安县,今湖北远安县西北旧县镇)。《南齐书·州郡志》:“桓温平蜀,治江陵。以临沮西界,水陆纡险,行径裁通,南通巴、巫,东南出州治,道带蛮蜑,田土肥美,立为汶阳

  • 长举县

    隋初改苌举县置,属兴州。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白水江镇长峰村。大业初属顺政郡。唐属兴州,贞观三年(629)北移三里。元至元二十年(1283)废。古县名。“长”,《魏书·地形志》作“苌”。北魏置,治今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