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宜昌县

宜昌县

①东晋置,属宜都郡。治所在今湖北宜昌县西北长江南岸。隋废。

②南朝宋元嘉十年 (433) 侨置,属宋宁郡。寄治成都 (今四川成都市)。南齐属永宁郡。北周废。

③隋开皇十一年 (591) 改宜都县置,属荆州。治所即今湖北枝城市。大业初属南郡。唐武德二年(619) 改为宜都县。

④1912年改东湖县置,后为湖北荆南道治。治所即今湖北宜昌市。1922年为湖北荆宜道治。1932年直属湖北省。1949年移治小溪塔镇 (今宜昌县)。


(1)古县名。(1)东晋以夹道、佷山地置,治今湖北省宜昌市南。属荆州。南朝梁迁治长阳。隋以后废。(2)隋开皇十一年(591年)改宜都县置,治今湖北省宜都市。属夷陵郡。唐武德二年(619年)撤销,改名宜都县。贞观八年(634年)属峡州。元属峡州路,明属夷陵州,清属荆州府。(2)旧县名。1912年改东湖县置,治今湖北省宜昌市。1970年迁治小溪塔镇。2001年撤销,改设宜昌市夷陵区。


猜你喜欢

  • 修文县

    ①唐武德二年 (619) 置,属西和州。治所在今陕西延川县境。贞观二年 (628) 省入安民县。②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置,属贵阳府。治所即今贵州修文县。据1985年版 《贵州省志·地理志(上

  • 西泇河

    即今江苏邳州市西北西泇河,由山东苍山县入境,与东泇河会为泇河。元于钦《齐乘》卷2:泇水“西泇出峄州东北抱犊山,东南流至三合村,与东泇合”。

  • 鲁掌

    即今云南泸水县治鲁掌镇。清代属保山县,乾隆十二年 (1747) 置鲁掌土千总。彝语 “鲁” 为龙,“掌” 为粮,意即龙王恩赐粮食的地方。民国年间废。

  • 南夏墅镇

    即夏墅镇。今江苏武进县南二十里南夏墅乡。因地处县南,为别西夏墅镇,故名。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南部、永安河两岸,西临洮湖。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3.3万。镇人民政府驻南夏墅,人口 2200。集镇宋时为钱

  • 广平郡

    ①西汉景帝中元元年(前149)分邯郸郡置,治所在广平县(今河北鸡泽县东南)。西晋辖境相当今河北任县、南和、鸡泽、曲周、永年及平乡县西北肥乡县东北一部分地。征和二年(前91)改为平干国。五凤二年(前56

  • 桐井墟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西南桐井村。清光绪 《广东舆地全图》: 新会县北桐水北有桐井墟。

  • 迤西道

    清雍正八年 (1730) 改永昌道置,属云南。治所在大理府城 (今云南大理市北二十六里大理古城)。领大理、丽江、楚雄、永昌、顺宁五府,蒙化、景东、永北三厅,辖境约当今云南永仁、大姚、牟定、双柏、景东、

  • 绥平县

    金正大三年 (1226) 升绥平砦置,属绥德军。治所在今陕西子洲县西南淮宁河畔。元初废。古县名。金末升绥平寨置,治今陕西省子洲县南,属绥德州。元初废。

  • 北栅砦

    在今安徽东至县北。《方舆纪要》卷27建德县:北栅砦“在县北。明初,罗友贤筑砦于此。今有北栅渡”。

  • 真武洞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