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宣州

宣州

①隋开皇九年 (589) 改宣城郡置,治所在宛陵县 (大业初改宣城县,今安徽宣州市)。《寰宇记》 卷103宣州: “盖取郡号以为州名。” 辖境相当今安徽长江以南,郎溪、广德以西,旌德以北,东至以西地。大业初改为宣城郡。唐武德三年 (620) 复为宣州。天宝元年 (748) 改为宣城郡。乾元元年(758) 复为宣州。南宋乾道二年 (1166) 升为宁国府。

②辽开泰三年 (1014) 置,属保州。治所在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城。金废。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南豫州置,治宣城县(今安徽宣城市)。大业初改为宣城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宣城郡,乾元元年(758年)复改州。唐时辖境相当今安徽省长江以南,黄山、九华山以北地区及江苏省溧水、溧阳等县地。南宋乾道二年(1166年)升为宁国府。唐以后以产宣纸著名。(2)辽开泰三年(1014年)置,治今朝鲜平安北道义州城。后废。


猜你喜欢

  • 章乡

    一作漳乡。在今湖北当阳市东北漳水北岸。《三国志· 吴书 · 吴主传》: 东汉建安二十四年(219) 十二月,潘璋司马马忠 “获羽及其子平、都督赵累等于章乡”。《水经·漳水注》: “漳水又南历临沮县之漳

  • 葭县

    明洪武七年 (1374) 降葭州置,属绥德州。治所即今陕西佳县。十三年又升为葭州。1913年复改葭县。次年属陕西榆林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64年改为佳县。旧县名。本清葭州,1913年改葭县,治

  • 高屯堡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里。明曹学佺 《蜀中广记》 卷31 《边防记》: “高屯堡者, 在虹桥之内, 御寇之下, 谭之西, 正适中要地,实乃松镇以北之藩屏也。”

  • 富荣场

    亦称富荣厂。在今四川自贡市。民国以富顺、荣县产井盐,因设盐场理盐务。东场为富顺之自流井,西场为荣县之贡井。各设场知事。

  • 方丈山

    ①又名方壶。古代传说中三神山之一。《史记·封禅书》:“自威、宣、燕昭使人入海求蓬莱、方丈、瀛洲。此三神山者,其傅在勃海中。”或以为即今韩国南济州岛。②即今观音山。在云南鹤庆县南部。《元混一方舆胜览》鹤

  • 汉渠

    一名汉伯渠。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相传汉武帝时开凿。清吴广成《西夏书事》作汉伯渠。又称汉延渠。宁夏回族自治区黄河东岸灌溉渠道。相传始凿于汉,唐称汉渠,元以后又称汉延渠。自今宁夏回族自治区吴忠市西南引黄

  • 闻家湖

    即今浙江嘉兴市北三十余里梅家荡。《方舆纪要》 卷91嘉兴府: 闻家湖在 “府东北三十三里。湖周千顷。《志》 云: 鸳鸯湖以此诸水,汇流于府东北二十里间,有天荒、许家、毛头、菜花及祥符诸荡,回环连绕,闻

  • 汝阳郡

    东晋析汝南郡置,属豫州。治所在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西北)。隋开皇初废。东晋置,治汝阳县(今河南商水县西南)。辖境不详。北齐废。

  • 张店

    ①即今山西平陆县北张店镇。《资治通鉴》:唐乾宁四年(897),“河东将李嗣昭败陕兵于猗氏,又败之于张店,遂解河中之围”。即此。金于此置镇。②亦名张家店。即今湖北新洲县西北张店镇。《清一统志·黄州府》:

  • 枹罕县

    秦置,属陇西郡。治所在今甘肃临夏县东南双城堡大夏河北岸。西汉改属金城郡。东汉复属陇西郡。西晋废。十六国前凉复置,为河州治。西秦乞伏炽磐迁都于此。北魏移治今甘肃临夏市,仍为河州治。北周为枹罕郡治。唐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