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州
唐龙纪元年 (889) 置,治所在楼烦县 (今山西娄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娄烦县及静乐县东南部。北宋咸平五年 (1002) 移治静乐县 (今静乐县),熙宁三年 (1070) 废,十年 (1077) 复置宪州。金天德三年 (1151) 改管州。
唐龙纪元年(889年)置,治楼烦县(即今山西娄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娄烦县及静乐县部分地。寻废。北宋初复置,咸平五年(1002年)徙治静乐县(即今山西静乐县)。寻又省。
唐龙纪元年 (889) 置,治所在楼烦县 (今山西娄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娄烦县及静乐县东南部。北宋咸平五年 (1002) 移治静乐县 (今静乐县),熙宁三年 (1070) 废,十年 (1077) 复置宪州。金天德三年 (1151) 改管州。
唐龙纪元年(889年)置,治楼烦县(即今山西娄烦县)。辖境相当今山西省娄烦县及静乐县部分地。寻废。北宋初复置,咸平五年(1002年)徙治静乐县(即今山西静乐县)。寻又省。
明嘉靖七年(1528)置,属思恩府。治所在今广西马山县西南三十里乔利乡。明末移治陇兔村(今马山县东南)。清康熙十三年(1674)移治博结村,即今马山县。
在今北京市海淀区玉泉山之南。辽于此建玉泉山行宫。金又建芙蓉殿行宫。元世祖于此建昭化寺。明英宗又增建上下华严寺。清康熙十九年(1680) 改名澄心园,三十一年 (1692) 改名静明园。《清一统志·京师
一作穆陵关。在今河南新县南。《水经·淮水注》:黄水“东北流,木陵关水注之,水导源木陵山”。《梁书·夏侯夔传》:普通八年(527),夔奉敕“出义阳道,攻平静、穆陵、阴山三关”。《新唐书·地理地》 麻城县
即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十四里南顿镇。西汉置南顿县于此。明初废入沈丘县,景泰初设巡司于此。
今四川兴文县东南金鹅乡。《明一统志》卷72永宁宣抚司: 金鹅池 “昔有天鹅,羽如黄金,游池内,至暮飞去,因名”。《方舆纪要》 卷72九姓长官司: 金鹅池 “司西南五十里。成化三年,都掌蛮为乱。议者欲分
即白堤。在今浙江杭州西湖中。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即此。即“白堤”。
即今河北霸州市东南五十里胜芳镇。《清一统志·顺天府》: 胜芳镇 “在文安县东北七十里。居民万余家,贸易时舳舻千计”。在河北省霸州市东南部。面积86.6平方千米。人口9.2万。镇人民政府驻胜芳,人口6.
在今浙江桐庐县东北窄溪镇。明隆庆三年(1569) 移桐江巡司于此。即今浙江省桐庐县东窄溪镇。明隆庆三年(1569年)移桐江巡检司治此。
在今辽宁北票市附近。煤主产于兴隆沟、小札兰营子、木多土鄂赖、大梁冈子等地。清末开采时曾向地方政府领取龙票四张,因其地皆在朝阳县北,故称北四票,简称北票。1921年由京奉铁路局所有,转为官商合办。
一名荆溪。即今江苏丹阳市东南、武进县西南鹤溪河。《寰宇记》卷92常州武进县:白鹤溪“在县西,去州三十里”。《方舆纪要》卷25常州府武进县:白鹤溪在“府西南十里。北通运河,南入滆湖”。又镇江府丹阳县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