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州

寿州

①隋开皇初置,治所在辰溪县(今湖南辰溪县)。开皇十八年(598)改为充州。

②隋开皇九年(589)置,治所在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大业三年(607)改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复为寿州。天宝元年(742)改为寿春郡,乾元元年(758)复为寿州。辖境相当今安徽寿县、六安、霍山、霍丘等市县地。五代周显德三年(956)移州治下蔡县(今安徽凤台县)。北宋政和六年(1116)升为寿春府。金改为寿州。元至元十四年(1277)废寿州,改为安丰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为寿春府,寻复为寿州,后直隶中书省。1912年改为寿县。

③唐武德四年(621)置,治所在寿张县(今山东梁山县西北寿张集)。领寿张、寿良二县。辖境相当今山东梁山县及东平县西部地。五年(622)废。

④金天会七年(1129)升乐寿县置,治所在乐寿县(今河北献县)。天德三年(1151)改名献州。


(1)隋开皇九年(589年)改扬州置,治寿春县(今安徽寿县)。大业三年(607年)改为淮南郡。唐武德三年(620年)复为寿州。天宝元年(742年)又改寿春郡,乾元元年(758年)复为寿州。唐辖境相当今安徽省淮南、寿县、六安、霍山、霍邱等市县地。五代周显德三年(956年)移治下蔡(今安徽凤台县),北宋政和六年(1116年)升为寿春府,金仍名寿州。元至元中废寿州,改安丰军为路。至正二十六年(1366年)朱元璋改为寿春府,次年复名寿州。清不辖县。1912年改为县。(2)金天会七年(1129年)升乐寿县置,治今河北省献县。天德三年(1151年)改献州。


猜你喜欢

  • 仪阆县

    1933年6月川陕革命根据地由阆中、仪陇二县析置,治所在恩阳(今四川巴中市西南恩阳镇)。由二县各取首字为名。同年8月改设恩阳县。旧县名。川陕苏区设。1933年6月由仪陇、阆中两县析置,治今四川省巴中市

  • 杏冈

    在今河南淮阳县西北。《元史·顺帝纪》:至元三年(1337),棒胡“破归德府鹿邑,焚陈州,屯营于杏冈”。即此。在今河南省淮阳县西北。《续资治通鉴》:元至元三年(1337年)棒胡“破归德府鹿邑,焚陈州,屯

  • 伏城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元和志》卷10阳谷县:故伏城“盖伏生所居,因名之”。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5谓“今为宓城集”。

  • 丹川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高都县置, 为泽州治。治所在今山西晋城市东北三十里高都镇。《元和志》卷15:“因县东丹水为名。”大业初为长平郡治。唐武德元年(618)为建州治,移治于源泽水北,六年(623)为

  • 沭州

    治所即今江苏沭阳县。《寰宇记》 卷22海州沭阳县: “大业十三年土人臧君相反于沭阳县,置沭州。唐武德四年复为沭阳县。”

  • 巢湖城

    在今江西九江市东。《清一统志·九江府》: 巢湖城 “在寻阳县 (今九江市) 东四十二里”。即此。

  • 大仪山

    在今四川仪陇县西北。清同治《仪陇县志》卷2:大仪山“在县西北三十里。高踞群山之巅,矗立二千余丈”。

  • 秋湖

    即东湖。在今河南许昌市东。《清一统志·许州一》: 秋湖 “一名东湖。……元时设官征课于此”。

  • 黄坡墟

    即今广东吴川市西南黄坡镇。清光绪 《吴川县志》 卷1: 黄坡在 “城西二十里。旧名丁当,又名顿当”。1938—1951年吴川县迁治于此。

  • 安澜门

    本江陵城(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门龙山门。清乾隆年间改名安澜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