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寿张县

寿张县

①东汉改寿良县置,属东平国。治所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南朝宋改寿昌县。北魏复改寿张县,属东平郡。迁治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隋属济北郡。唐属郓州。金大定七年(1167)迁今河南台前县竹口镇,十九年(1179)复还旧治,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属东平州,洪武十四年(1381)徙治王陵店(今阳谷县东南寿张镇)。清属兖州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64年撤销,将金堤以北地区并入阳谷县,金堤以南地区并入范县。

②北周改淮恩县置,为淮阴郡治。治所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码头镇。隋开皇初改为淮阴县。


(1)古县名。北周改怀恩县置,治今江苏省淮安市西南。为东平郡治。隋开皇元年(581年)改名淮阴县。(2)古旧县名。东汉光武帝改寿良县置,治今山东省东平县西南,属东平国。南北朝时有二寿张县,此属兖州东平郡。又别置寿张县,治今梁山县西北寿张集,属济州东平郡。北齐废兖州东平郡寿张县入须昌县,而存属济州者。隋属济北郡。唐属郓州。金大定七年(1167年)河水坏城,徙治于今阳谷县西南竹口村。十九年复还旧治。属东平府。元属东平路。明洪武三年(1370年)省入须城、阳谷二县,十三年复置,徙治王陵店,即今阳谷县东南寿张镇。属兖州府。清沿袭不改。1964年并入阳谷县和河南省范县。


猜你喜欢

  • 凤州

    ①西魏废帝三年(554)改南岐州置,治所在固道郡梁泉县(今陕西凤县东北凤州镇)。《元和志》卷22凤州:“因州境有鸑鷟山为名。”辖境相当今陕西凤县及甘肃徽县、两当二县地。隋大业三年(607)改为河池郡。

  • 阿术浒

    即按出虎河。今黑龙江省哈尔滨、阿城两市境之阿什河,为松花江支流。《金史·地理志》 会宁县:“在按出虎河,又书作阿术浒。”

  • 一名费滑。周封国。姬姓。原都于今河南睢县西北。后徙都于费(今河南偃师市东南府店镇北二里)。《春秋》 庄公十六年 (前678) 十二月,“会齐侯、宋公、陈侯、卫侯、郑伯、许男、滑伯、滕子同盟于幽”。杜注

  • 吉南县

    唐置,属羁縻归思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南。北宋庆历时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属归思州。北宋庆历三年(1043年)废。

  • 隆龛山

    亦作崇龛山、明月山。在今四川潼南县西南光辉镇境。《旧唐书·地理志》 崇龛县: “隆龛山在县西三里。” 隆龛县以此名。

  • 紫石山

    在今云南楚雄市东南云龙镇东。《方舆纪要》 卷116南安州: 紫石山“在州 (治今云龙镇) 东一里”。

  • 琴亭水

    即今江西永新县西琴水。《方舆纪要》 卷87吉安府永新县: 琴亭水 “在县西七十里。水落入潭,声鸣如琴。自栗传镇合百丈洞水至西阳洞口,与圣业水合流入禾江”。

  • 厓门山

    即厓山。 在今广东新会市南。 元陈�� 《通鉴续编》 卷24: 祥兴二年 (1279) 春正月,“帝在厓山,大元兵张弘范袭厓山,张世杰力战御之”。《方舆纪要》 卷101新会

  • 三泉县

    ①北魏正始中置,治所在今四川广元市东北。以界内三泉山为名。后废。唐武德四年(621)复置,为南安州治。八年(625)属利州。天宝元年(742)属兴元府,移治今陕西宁强县西北阳平关。北宋升为大安军。南宋

  • 永通河

    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47开封府祥符县:“永通河,在旧府城西南。亦曰永济河。即宋嘉祐中自葛家冈穿河引溢水入惠民等河处也。今亦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