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有洞天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东南。唐枢《游王屋山录》称:“有清虚宫远在东偏,是为小有洞天。”
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东南。唐枢《游王屋山录》称:“有清虚宫远在东偏,是为小有洞天。”
①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元和志》 卷9徐州彭城县: “曹公故城,在县东南六十五里,在吕梁东岸。或言曹公筑此,以守吕布。西岸有城临水,是布之所固也,号曰吕布固。”②在今山东莒南县北。《寰宇记》 卷24莒
又名吴陂堰。在今安徽潜山县西二十里。为三国魏刘馥所开。《三国志·魏书·刘馥传》:东汉末,“兴治芍陂及茄陂、七门、吴塘诸堨以溉稻田”。《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吴塘陂在“县西二十里,潜水所注也”。在今安
又名玄帝庙、上帝庙。明洪武十五年(1382)建,在今辽宁盖州市城内西大街路北。为供奉玄天上帝(即玉皇大帝)宫观。今仅存正殿,塑像早已不存。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一名三里堤。在今河南开封市。民国《续河南通志》卷7:护城堤“离(开封)府城三里,一名三里堤。西北接金村,绕城围抱,东南直抵苏村。盖前代筑以防水者。或云,因隋堤遗址,后被河水冲圯。明正统间,巡抚于谦因河
即今四川茂县西南四十五里七星关。《新唐书·南诏传》: 西川节度使高骈 “戍望星、清溪等关”。
1923年3月置,治所在哈尔滨(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此沿袭清末沙皇俄国经营中东铁路两侧属地而设。负责东起绥芬河、西至满州里、南至长春铁路沿线军警、外交、行政、司法等。1933年7月改为北满特别区。1
1914年改广昌县置,属直隶保定道。当以涞水之源,故名。治所即今河北涞源县。1928年直属河北省。在河北省西部,西邻山西省。属保定市。面积 2448平方千米。 人口26.2万。辖6镇、11乡。县人民政
在今浙江杭州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90杭州府: 诸桥,“富阳诸山之水,由此入江”。清雍正五年 (1727),改建木桥为石桥。
西魏改宜州置,治所在夷陵县 (今湖北宜昌市西北)。《寰宇记》 卷147峡州: “后魏改宜州为拓州,盖取开拓之义。” 辖境相当今湖北宜昌、枝城、远安等市县地。北周改为峡州。西魏改宜州置,治夷陵县(今宜昌
在今青海乐都县东北。《清一统志·西宁府一》:阿剌古山“在碾伯县东北六十里, 与冰沟山相连。山顶宽平可耕,中有鲁班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