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淮水
即今安徽繁昌县之漳河。《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小淮水“在县东六十里。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入芜湖县界,会于石硊渡,为鲁港之上源”。
即今安徽繁昌县之漳河。《方舆纪要》卷27繁昌县:小淮水“在县东六十里。自宁国府南陵县流经县境,入芜湖县界,会于石硊渡,为鲁港之上源”。
北魏西域国。国都在贵山城 (今乌兹别克斯坦纳曼干州北卡桑赛)。《魏书·西域传》: 破洛那国 “故大宛国也。都贵山城,……太和三年遣使献汗血马,自此每使朝贡”。
南齐改麊泠县置,为新昌郡治。治所在今越南永富省安朗县西夏雷村。后废。古县名。南朝齐以冷县改名,治今越南永福省安乐县西北夏雷乡。属交州。后废。
即冶坂津。一作野坂。在今河南孟县西南三十五里。《魏书·于栗䃅传》:“太宗南幸盟津,谓栗䃅曰:‘河可桥乎?’栗䃅曰:‘杜预造桥,余事可想。’乃编次大船,构桥于冶
亦作哈拉淖尔。又名黑海、沙泉子。在今甘肃敦煌市西北。方圆数十里,为疏勒河、党河所汇。四周皆沙漠。
在今湖南常宁县南十里。《方舆纪要》 卷80常宁县: 英头山 “山峰尖锐,因名”。
即博浪沙。在今河南原阳县东关。《史记·秦始皇本纪》: “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即此。即“博浪沙”。
明永乐六年(1408)置里麻长官司,直属云南都司。在今缅甸北部迈立开江与恩梅开江间的江心坡。明末废。清称其地为江心坡。明永乐六年(1408年)分孟养地置长官司,直隶云南都司。辖境相当今缅甸北部恩梅开江
元元贞元年(1295)升吉水县置,属吉安路。治所即今江西吉水县。明洪武初降为吉水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吉水县置,治今江西省吉水县。属吉安路。辖境相当今江西省吉水县一带。明洪武初又降为县。
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79)改太平军置,治兴化县(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八年(983)移治莆田县(今莆田市)。辖境相当今福建莆田、仙游等市县地。元至元十四年(1277)升为兴化路。北宋太平兴国四年(9
即今贵州毕节市东南梨树镇。《清一统志 ·大定府》 “阁鸦铺” 条: 府城西南又有 “梨树坪铺” 等皆戍守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