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作业>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小溪

小溪

①一名沐鹤溪。即今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青田县境内之小溪。《方舆纪要》卷94青田县:小溪“在县西南二十里”。东流入大溪后称为瓯江。

②即今福建平和县治小溪镇。元置小溪巡司。至元三年(1337)南胜县曾迁治于此,至正中徙治双溪,改名南靖县。明仍于此置小溪巡司。清设琯溪巡司。1949年平和县治迁此。

③即今江西于都县东南小溪。1934年中央革命根据地所置登贤县后曾迁治于此。

④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十里。《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小溪“在(洪番长官司)司治南。溪流清沏。亦东入都泥江”。

⑤在今贵州思南县境。《方舆纪要》卷122石阡府苗民司:小溪在“司(治今思南县南尧民里)北四十里。源出山箐中,出溪口会于乌江。水流漂疾,恒有涨溢之患”。


(1)水名。瓯江最大支流。在浙江省东南部丽水市境内。源出浙、闽边境洞宫山北,分南、北两支在青田县相汇,东北流到青田县石溪入瓯江。长223千米,流域面积3700平方千米。蜿蜒流经层峦连绵的浙南山区,滩多流急,集山间诸溪流,水量较大。(2)集镇名。在江西省于都县城西南部、祁禄河东岸。小溪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450。因周围溪水纵横得名。山地产竹、木,并产笋干、香菇、木耳、土纸等。有造纸、农机、酒曲等厂。小溪酒饼有名。市场繁荣,山货吞吐量大。公路北接于盘公路。


猜你喜欢

  • 从阳郡

    南齐改顺阳郡置,治所在从阳县(今河南淅川县南)。北魏改置南乡郡。

  • 吴城山

    在今湖北蒲圻市南三十里。《方舆纪要》卷76蒲圻县“竹山”条下:“又西十五里有吴城山,相传孙吴时尝筑城山下,故址尚存。”

  • 温秀县

    唐武德元年 (618) 分礼泉县置,属雍州。治所即今陕西礼泉县北十五里古县村。贞观元年(627) 废。古县名。唐武德元年(618年)置,治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北。属雍州。贞观元年(627年)废。

  • 杨氏壁

    在今陕西华阴市东北。《北齐书·薛修义传》:“武帝之入关也,高祖奉迎临潼关,以修义为关右行台,自龙门济河。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屯杨氏壁,修义以书招之,崇礼率万余人降。”西魏尝于此置南汾州。在今陕西省韩城

  • 汾东县

    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小乡县置,属绛州,治所在今山西曲沃县境(一说在今山西翼城县西),大业初废。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小乡县置,治今山西省翼城县西。属绛州。大业初省入正平县。

  • 刘家庙

    即“江岸”。在今湖北汉口东北江岸区。集镇名。在河北省沧县东南部。刘家庙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2480。原名青龙镇,清初刘氏修庙改今名。产小麦、玉米、大豆。有绣花、橡胶等厂。有公路经村东。

  • 荆宜道

    1921年由荆南道的宜昌、江陵、公安、石首、监利、松滋、枝江、宜都、长阳、兴山、巴东、五峰、秭归十三县及襄阳道的荆门、当阳、远安三县合置,属湖北省。治宜昌县 (今湖北宜昌市)。辖境相当今湖北巴东、五峰

  • 泷水千户所

    明置,属广东都司。治所在今广东罗定市。《方舆纪要》 卷101罗定州: 泷水千户所 “在州城内,万历四年增设,直隶都司”。后废。(泷shuāng) 明万历七年(1579年)置,治今广东省罗定市。直隶广东

  • 阿拉班

    一作阿尔班。在今吉尔吉斯斯坦奥什西南阿拉万。清祁韵士《西陲要略》卷4:“鄂什至阿拉班五十里。”

  • 白田坝

    ①即今四川广元市西南赤化镇。东晋为益昌县治。1935年川陕革命根据地在此置赤化县。②即今贵州遵义市。明万历二十九年(1601)于此置遵义府及遵义县。《明史·地理志》 遵义府遵义县:“元播州总管。洪武五